吕叔湘(1904~  )

    吕叔湘(1904~  ) :   中国语言学家。江苏省丹阳县人。生于1904年12月24日。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曾在丹阳县立中学、苏州中学等校任教。1936~1937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1938年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华西协合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1952年调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8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1954年起兼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1980年起又兼任副主任;同年被选为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54~1964年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1974、1978、1983年连续当选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吕叔湘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的研究。他在现代汉语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 《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等。《中国文法要略》上卷出版于1942年,下卷出版于1944年,与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出版时间接近。这两部著作都力图摆脱印欧语语法的羁绊,探索汉语自身的语法规律,可以说反映了20世纪前半个世纪中国汉语语法研究所达到的水平。《中国文法要略》上卷"词句论"里讨论到句子和词组的转化,观察深入细致,是研究汉语句法变换关系的先驱。下卷"表达论"以语义为纲描写汉语句法,许多见解富有启发性。这部书是迄今为止对汉语句法全面进行语义分析的唯一著作。《语法修辞讲话》是普及性著作,1951年6月开始在《人民日报》连载,1952 年出版单行本。这部书目的在于纠正当时社会上在使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混乱现象,由于内容切合实际,这部著作流传很广,影响比较大。《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出版于1979年。篇幅虽然不大,但把长期以来汉语语法研究中存在的种种疑难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对近年来的语法研究有一定影响。
  1946年发表的《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吸收了O.叶斯泊森《分析句法》的方法,对汉语的"主-动-宾"句式的各种变化作了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分析。1965年写的讨论方位词和形容词的文章根据大量语言事实进行细致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吕叔湘治学朴实、严谨的精神。这些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的单篇论文都收在《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1984)里。
  吕叔湘是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人。从1940年开始,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论述近代汉语语法的论文。内容涉及指代词、语助词(在、著;底、地)、量词(个)以及某些句法问题。由于根据的语言资料丰富可靠,分析方法细致周密,所以创获很多。他的工作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论文收集在《汉语语法论文集》和《近代汉语指代词》(1984)两书里。
  吕叔湘在语言文字的应用和语文知识的普及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这主要包括文字改革、汉语规范化、中小学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外语教学、文风问题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有一部分收入《吕叔湘语文论集》(1983)里。
  吕叔湘还翻译过一些人类学著作和文学作品,他的译文以明白晓畅见称。
  吕叔湘一向关心中青年语文工作者的成长,1983年他捐献多年的积蓄,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见彩图)


为您推荐

马巴语族

马巴语族 : 见尼罗-撒哈拉语系。 ..

马洛夫,С.Е.

马洛夫,С.Е. : 苏联突厥语言学家。俄罗斯族。1880年1月16日生于喀山,卒于1957年9月6日。1904年马洛夫进圣彼得堡大学东方学系。在大学时代,参加了由俄国突厥学家B.B.拉德洛夫院士领导的俄国科学院突厥语研究小..

马达加斯加语

马达加斯加语 : 马达加斯加的官方语言之一(另一种是法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分布于马达加斯加本土及邻近诸岛。使用人口逾700万。   马达加斯加语和非洲大陆的语言没有亲属关系,而跟婆罗洲南部的马阿..

《六书音均表》

吕静

吕静 : 中国晋代音韵学家。大约生活在西晋末年,作过安复令,《字林》作者吕忱之弟,编有《韵集》。《韵集》是仅晚于《声类》的早期古代韵书。后魏江式《上古今文字源流表》说:" 忱弟静别仿故左校令李登《声类》..

马六甲语族

马六甲语族 : 见南亚语系。 ..

罗马尼亚语

罗马尼亚语 : 罗马尼亚的官方语言。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东支。分布于罗马尼亚,此外在苏联、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希腊和美国也有数量不等的使用者。使用人口约2200万。   罗马尼亚语从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