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音均表》

    《六书音均表》 : 研究汉语上古音的著作。清代段玉裁著。全书由5个表构成:①今韵古分十七部表;②古十七部谐声表;③古十七部合用分类表;④诗经韵分十七部表;⑤群经韵分十七部表。书名叫"表",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表,前 4表都有论述和说解。
     


  表一,先说明古韵分17部,然后列表,标示17部跟206韵目的对应关系,最后用文字阐述古韵分17部的原则,以及入声与阴声(或阳声)相配情况,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古音学见解。表二,首先论述主谐字相同,古音必同部的观点,然后按17部分别列出每一部所有的谐声偏旁,这是古音学上第一次肯定谐声偏旁同古韵有全面相应关系。表三,首先说明17部的顺序是按音相近、部次相邻的原则排列的,然后列表,把17部分成6类,最后论述了合韵的道理。所谓合韵指不同部而属于同一大类的字互相押韵的情况。表四,把《诗经》所有韵字,按17部逐一列出,这实际是摆出古韵分17部的证据,也可以说是古韵分17部的具体罗列。表五,目的、形式跟表四相同,列出的是《诗经》以外的经书(包括《楚辞》)中的押韵字。
  《六书音均表》集中反映了段玉裁对古音学的贡献。他继承了顾炎武、江永的研究成果,并且加以发展,分古韵为17部。跟顾炎武、江永相比,他又多分出4部:①支、脂、之分开。段玉裁之前,《广韵》支佳、脂微齐皆灰、之咍3组韵,古韵归为一部,段氏第一次把它们分为3部,受到古韵学家的普遍赞扬,认为这是古音学上的一个大发明。②真,文分部。江永在顾炎武的第4部中分出元部,剩下的真、文仍为一部,段玉裁把真、文分为两部。③侯韵独立。江永把虞韵一半归入侯韵,这样做是合理的,但又把侯韵合到幽部去了。段玉裁把侯韵独立出来,既不入鱼部,也不入幽部。后两条也是被人称道的。《六书音均表》是段玉裁古音学研究成果的最精炼的概括。

为您推荐

《六书故》

《六书故》 : 一部用六书理论来分析汉字的字书。元代戴侗作。戴侗字仲达,永嘉人。全书有33卷,通释1卷。作者认为六书之学是读书的门径,而学者不讲已久,即使有人学,也往往陷于支离傅会,不得其要,所以就许慎、《说..

六书

六书 : 中国文字学史上的名词。汉代的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六书一词出于 《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