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语

    克什米尔语 : 印度次大陆克什米尔地区的一种语言,是印度宪法承认的语言之一。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使用人口约300万。它的标准语言形成于14世纪。
  克什米尔语的音系里还有印度语言中常见的齿音、龈音和卷舌音的区别,但是浊塞音的送气音已经消失。例如bat彲(饭),旁遮普语作bh媅tt;d婖d(牛奶),印地语作dūdh;gur(马),印地语作gho╱a。鼻音有顺同化倾向。例如dand(牙齿),来源于梵语 danta,t在n后变成 d;don(搅乳棒),中古雅利安语作 da╯a(杖),╨被鼻音吞没。 克什米尔语的名词有主格、对格、夺格和施动格。使用后置词,如gar╣jas-andar(车房-里)。句子的基本词序是主语-动词-宾语,与印度语言的通例(主语-宾语-动词)不同。它的词汇来源复杂,有德尔德语、梵语、旁遮普语、波斯语的成分。克什米尔语的传统文字是沙拉达文;现在通行波斯 -阿拉伯文字。在印度教徒中,梵文天城体也在使用。

为您推荐

科依桑语系

科依桑语系 : 霍屯督人和布须曼人以及非洲南部其他非班图人使用的一组语言。共约15种,分布于非洲南部。使用人口近15万。霍屯督人称他们自己为"科依",称布须曼人为"桑","科依桑"一词得名于两个名称的结合。   ..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 刊正误解字义和误读字音的书。唐代颜师古撰。师古名籀,以字行。先世为山东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后迁居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境内)。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贞..

《礼部韵略》

《礼部韵略》 : 见韵书。 ..

拉脱维亚语

喀山学派

喀山学派 : 19世纪70~80年代在俄国喀山大学建立的语言学流派。它的创始人是波兰语言学家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 1875~1883 年他在喀山大学任比较语言学教授。主要成员有他的学生和同事H.B.克鲁舍夫斯基 (185..

库施特语族

库施特语族 : 见阿非罗-亚细亚语系。 ..

黎语支

黎语支 :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除黎语外,海南岛西海岸昌化江出海处沿江两岸有6万余居民使用的"村话"也列入黎语支。使用黎语支语言的人口约87万(1982)。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