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1886~1935)

    黄侃(1886~1935) : 中国音韵训诂学家。原名乔馨,后改名侃,字季刚,湖北蕲春人。受业于章炳麟。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等校教授。在音韵学领域,他主要提出以下3个观点:①古韵分28部,晚年又提出闭口韵平入各分3部问题;②古音分19纽;③古音上声作平声。
  黄侃的古韵28部,采用的是古韵三分法。他吸收了戴震入声独立的见解,继承了前人的古韵研究成果,把古韵定为28部:
  阴声:歌灰 齐模侯萧豪咍
  阳声:寒痕先 青唐东 冬登 覃添
  入声:曷没屑 锡铎屋 沃德 合怗28部的韵目,都是用"古本韵"。
  黄侃的古本韵是从等韵原理出发,认为凡是纯一、四等韵都是古本韵,按《广韵》韵目确定了32个古本韵。这32个古本韵,除了上文28部的28个韵以外,还有4韵:歌韵的合口戈韵,曷韵的合口末韵,寒韵的合口桓韵,痕韵的合口魂韵。这就是有名的黄侃古韵28部和古本韵说,在音韵学界有比较大的影响。不过按照黄侃古本韵的理论,古本韵不应是32个,而应是34个。因为《广韵》的谈、盍两韵都是一等韵。后来黄侃重新解释了这个问题,他采取以收-嬜尾的韵部与收-m尾对校的方法,认为谈相当于痕,盍相当于没,应该独立。但是因为例字太少,他没有把这个主张正式公布。
  黄侃的19纽说,也是在继承前人古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凡是在一、四等韵(即古本韵)中出现的声纽就是古本纽,共有19个。它们是:
  见(群)溪疑
  晓匣影(喻
  端(知照)透(彻穿审)定 (澄神禅)泥(娘日)来
  帮(非)滂(敷)並(奉)明(微)
  精(庄)清(初)从(床)心(山邪)
括号里的是隶属于古纽的《切韵》音系声纽。黄侃19纽比28部的影响小些。
  黄侃《诗音上作平证》一文中,指出《诗经》上声与平声押韵的现象,意思是在《 诗经 》时代没有上声。《广韵》的上声在《诗经》时代与平声是同一个声调。这个观点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为您推荐

教会罗马字

教会罗马字 :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来华传教士制订和推行的各种罗马字母(拉丁字母)拼音方案。主要指基督教传教士用来翻译《圣经》和帮助教徒学文化的方言罗马字。   教会罗马字的产生和推行  教会罗马字产生于1..

结构主义语法

结构主义语法 : 广义的指按F.de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做的语法研究,狭义的指美国 L.布龙菲尔德 学派分析语法的原则和程序。这里所讲的是狭义的。   20世纪初,美国的语言学主要是和人类学配合,调查美洲的印第安语。..

《积微居金文说》

《积微居金文说》 : 解释铜器铭文的书。杨树达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1952年9月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解释清代金文书籍所著录的两周铜器铭文为主,所涉及的铜器有239器,收文286篇,按著作时间先后排列,自1..

计算语言学

贾德佳,S.K.

贾德佳,S.K. :   印度语言学家。1890年11月26日生于加尔各答附近的西瓦布尔,1977年5月29日卒于加尔各答。1911年在加尔各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3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讲师。1919~1921年留学英..

黄公绍

黄公绍 : 见韵书。 ..

呼 : 见等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