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西伯利亚诸语言

    古西伯利亚诸语言 : 也称极北诸语言,苏联学者则多称作古亚细亚诸语言。指分布于亚洲最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的 3组语言和一种独立语言,它们彼此没有亲属关系。使用人口总计不超过 3万。这些语言并不构成一个语系,语言学家把它们归并为"古西伯利亚诸语言",主要是从地理方面考虑,同时也是沿用长期的习惯做法。
  3 组语言彼此处于隔绝状态,它们分别为:叶尼塞诸语言,卢奥拉维特兰诸语言,尤卡基尔诸语言,以及独立的吉利亚克语(也称尼夫克语)。叶尼塞诸语言中仅存凯特语(也称叶尼塞-奥斯恰克语),使用人口约1000。当代历史学家认为,匈奴人的语言就是古代的凯特语。卢奥拉维特兰诸语言包括:楚科奇语,使用人口约 1.2万;科里亚克语(也称尼米兰语),使用人口约8000;以及其他几种使用人口很少的语言。尤卡基尔诸语言中仅存尤卡基尔语,其他几种语言均已消亡。独立语言吉利亚克语的使用人口约4000。
  19世纪20~30年代以后,尚存的西伯利亚诸语言都有了自己的标准语,并逐步采用了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苏联学者通常把北美的爱斯基摩-阿留申诸语言归入古西伯利亚诸语言,理由之一是这些语言和古西伯利亚诸语言中的楚科奇语等具有某些相似的形态特征。西方学者,如美国语言学家E.萨丕尔等则认为,古西伯利亚诸语言既然主要是地理上的归类,那么北美的爱斯基摩 -阿留申诸语言应归入北美语言。有些学者把亚洲的阿伊努语划归古西伯利亚诸语言,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为您推荐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 : 苏联长篇历史小说。格·马尔科夫著。发表于1969—1973年。格·马尔科夫(Γеоргий Марков, 1911— ),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托木斯克州一个农猎人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是1936年,大多以西伯利亚..

在西伯利亚矿井底层 [俄国]普希金

出版时间:2010-03 在西伯利亚矿井底层 [俄国]普希金 : 在西伯利亚矿井底层, 请保持高傲的坚忍, 你们的苦役不会白费, 你们的壮志决不落空。 希望是不幸的忠实姐妹, 从未离开黑暗的地牢, 她唤醒勇气和欢乐, 那..

答普希金的《在西伯利亚……》 [俄国]奥陀耶夫斯基

出版时间:2010-03 答普希金的《在西伯利亚……》 [俄国]奥陀耶夫斯基 : 能预言的琴弦的热烈音响 传到了我们的耳边, 我们急忙伸手去握剑, 可——握到的只有锁链。 但是请你放心吧,诗人! 我们为这锁链和命运而..

格·莫·马尔科夫 西伯利亚(1909 —1973 )

《啊,西伯利亚》

《啊,西伯利亚》 : 苏联俄罗斯作家格·马尔科夫的长篇小说。它由两卷组成,每卷各分两部。发表于1971—1974年,获苏联1976年列宁奖金。小说主要描写研究西伯利亚的专家,著名学者利哈乔夫教授和他的外..

《苏联地名词典(西伯利亚与远东)》

《苏联地名词典(西伯利亚与远东)》:张寰海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版。256.6万字。本书收录苏联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地名30000多条,均附有俄文原文。其中包括4个边区、11个州和3个自治共和国的所属民族区及其首..

古西伯利亚诸语言

古西伯利亚诸语言 : 也称极北诸语言,苏联学者则多称作古亚细亚诸语言。指分布于亚洲最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的 3组语言和一种独立语言,它们彼此没有亲属关系。使用人口总计不超过 3万。这些语言并不构成一个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