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汉语教学 :
商务汉语教学针对以下两种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①正在或将要从事某种经济与商业领域职业工作的人。②正在或将要学习某个经济与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科知识的人。与不区分用途的通用汉语教学相比,商务汉语教学更关注学习者未来使用汉语所需完成的语言交际技能以及学习者的意愿,优先选择有限的特定教学内容,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模式。它不是基于语言学的概念,而是从学习者需求出发所做的语言教学目标与内容分类。它也不是指单一的课型,而是针对上述学习者各种具体职业或专业学科,以及不同层级、技能类型和学习形式而开设的课程的统称。
19世纪末,日本最早出现以商务用途为导向的汉语课程,但基于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作为独立课程的商务汉语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在中国大陆兴起,当时习惯称为“外贸汉语”或“经贸汉语”。这是受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理念影响,并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而产生。2001年后,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商务汉语教学迅速成为全球汉语教学的热点,汉语教学界逐渐使用“商贸汉语”“商业汉语”“商务汉语”等内涵更大的概念来指称此类教学。较通用的名称是“商务汉语”,在台湾地区和北美,也常使用“商业汉语”或“商业中文”来指称。然而,对商务汉语教学的内涵外延的理解始终存在着分歧或模糊认识,包括所谓“商务”的范围有多大、教学内容是否仅限于职业工作领域语言交际技能、是否只能在基础的通用汉语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商务汉语教学等。相关的理论问题以及实践中如何满足差异化、个性化的课程与教学资源需求等问题还有待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