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常用符号

    语言学常用符号 : [ ] 方括号。表示语音成分、音素或音位变体,如[∫i:p]。
  - 连字号。跟其他符号一起表示某个语音成分在词中的位置,如m-表示 m出现在man中的词首位置,-a-表示a在中间位置,-n表示n在词末位置。
  : 冒号。表示对立关系,如[p]:[b],[t]:[d];
  变音符号 9个,根据不同情况,可加在普通字母的上面、下面或后面,表示的读音跟普通字母所代表的音有某些不同之处。如:
  · 圆点号,加在辅音字母下面表示缩舌的发音动作, 如梵语▆、╨,表示[t]、[d]读翘舌塞音;·还可加在表示半元音的字母下面, 说明该字母应按元音发音;
  /  闭音符(也称尖音符),加在元音上方,如法语présage(征兆)中的é,表示é读闭口音[e];
    开音符(也称钝重音),加在元音上方,如法语près(近)中的 è,表示è读开口音[ε];
  , 软音符,法语中加在a、o、u前的c字母下面,表示 c应发[s]音,如fa┳ade(正面)、fa┳on(式样;方法)和re┳u(得到)中的┳均读[s]音;
  -  长音符,加在元音字母上面表示长元音,如拉丁语 Pōpulus(白杨);
  ∨ 短音符,加在元音字母上面表示短元音;
  ~ 鼻音化符(也称腭音化符),加在元音字母上表示鼻音化,如法语 bon[b](好);在有些语言中加在字母上还可表示腭音化,如西班牙语seor(先生);
  ·· 两点符(也称分音符或变音符),表示元音交替,如德语 Schnberg(可爱的山);还可表示几个元音的分读,如英语nave[na:`i:v](天真的)等;
  ∧ 音调符(也称长音符,在希腊文中作⌒),表示一定程度的音高、音长、元音质等;在法语中置于除Y 之外的所有元音字母上,表示该元音字母读长音,如tête[tε:t] (头)。
  ... 表示停顿或不再往下说。
  // 斜线号、斜括号、或称"斜杠"。表示语音成分、音位或音步界限,如/∫i:p/。
  ∥∥ 用作音渡记号。表示声调群界限,同时表示升调,如one,∥two,∥three,∥......。
  1,2,3,4,...,表示声调和音高的等级,美国有一些语言学家用1表示最高,2表示高,3表示中,4表示低。    语调的升调符号。    语调的降调符号。    平(语)调符号。
  + 加音渡号。表示前后的音可以连读,如英语an aim/an+eim/。
  ‖ 双杠音渡号。
  # 双交叉音渡号。表示句子终结时的停顿和降调,如"任务终于完成了#",或表示词的界限。
  * * 双星号。表示位于两个星号间的是形态音位成分,如英语*telegraf*(表示 telegraph)。
  ~ 波形号。表示音位对立,如/n/~/1/。 { } 大括号(也作翼括号)。表示语法形式,如英语名词的复数语素{-s};也可表示音节结构,即音位的组合,如 /b/,/p/,/m/,/n/,/e/等音位间可以有{/b/+/e/+/n/}的组合,但其中/b/的位置可以容许{ /b/ ,/p/,/m/,/n/}这组辅音的任何一个进入。
  + 加号。表示语素界限,如英语man+ly。
  │ 单竖线号。表示两组语言成分(如音步、意群、词组等)之间的界限(参看号)。
  ‖ 双竖线号。表示分句之间的界限。
  嗊 三竖线号。表示句子之间的界限。
  (()) 双括号。表示被包容分句,即句子有内外两层,如英语(The old man(who lives here)was fired)。
  * 星号。①表示不合语法或不能接受的形式,如英语*The cat sats on the mat( sat 是 sit的过去时,加-s不合语法),*Colourless green ideas sleepfuriously(直译为:无色的绿色的思想狂怒地睡觉)此句语法虽正确,但毫无意义,无法让人接受;②表示构拟或假设的形式,如 */kmto/(百),印欧语中一个从理论上构拟的形式,实际上并无书面材料证明它的存在。
  < > 角括号。表示字素(文字系统中最小的区别单位),如拉丁字母中的
  itɑlics 斜体字。表示用习惯拼写法书写的引文,有时还可用来表示外来语等。
  > 表示"发展为......","变为......",有时也表示"大于......"。如俗拉丁语 ficatus>法语foie,表示ficatus演变为foie;又如PIEt>PGmc╉表示原始印欧语的t发展为原始日耳曼语的╉。
  < 表示"从......发展为......","从......变为......",有时也可表示"小于......"。如foie< ficatus表示foie由 ficatus演变而来。
  `gloss`"注释"。 表示词项的意义或原词的翻译,如英语词four(四)可用来表示翻译、解释和说明德语词vier(四)。
  → 短语结构箭号。 意为"重写为 ...... ", 如sentence(句子)→NP(名词短语)+VP(动词短语)。
  崊 转换规则箭号。意为"转换为......",如按一定规则把某一英语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


  = 等号。表示"跟......相等","相当于......",如PGmc╉=PItal.t 意为: 原始日耳曼语的 ╉相当于原始意大利语的 t。
  ≠ 非等号。表示"跟......不相等","不同于......", 如英语 John is eagerto please(约翰急于取悦)≠ John is easy to please(约翰易于取悦)。
  ═ 零形式。如英语 sheep 既可用作单数,又可用作复数 sheep,用作复数时可以认为是添加了零词缀,实际上无任何形态变化。
  ∈ 表示"是......的一个成分",或"属于......",如a∈A。
  唘 表示"不是......的一个成分",或"不属于......",如a唘B。
  嶅 表示"被包括在......中",如a嶅A。
  婖 表示"包括......",如A婖a。
  扠 表示"不被包括在......中",如a扠B。
  扡 表示"不包括......",如A扡b。
  呏 表示对等关系或对等成分,如A呏C。
  ∪ 表示"与......一致",如A∪D。
  ∩ 表示"与......相交",如A∩C。

为您推荐

普通语言学教程

出版时间:1993-09 普通语言学教程 : 瑞士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著。作者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晚年曾在日内瓦大学讲授语言学。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听课笔记和作者手稿整理成此书。作者在..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出版时间:1993-09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 法国梅耶(Antoine Meillet,1866~1932)著。作者是著名历史比较语言学家,1924年应挪威比较文化研究所之邀赴奥斯陆做语言学专题演讲,后将讲稿整理成此书。全书共10章,..

语言学论文集

出版时间:1993-09 语言学论文集 : 英国弗斯(John R. Firth,1890~1960)著。作者是现代语言学伦敦学派奠基人。此书是他在1957年编著的论文集,收集了作者16篇论文。弗斯一生共发表41篇论文,重要的有:语义学的技巧..

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

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

出版时间:1992-11 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 : 语言学史著作。V.汤姆逊著。1902年哥本哈根初版。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黄振华据俄译本译。V.汤姆逊(VilhelmThomsen 1842—1927),丹麦语言学家,曾任哥本哈..

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

出版时间:1992-11 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 : 语言学史著作。H.裴特生著。丹麦1924年初版,H.弗里斯主编的《十九世纪丛书》第15种。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钱晋华译。H.裴特生(Holger Ped-ersen),丹麦语言学..

日本的语言学

出版时间:1992-11 日本的语言学 : 语言学论文汇编。全书8卷,日本大修馆书店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分批出版。责任编辑为日本当代语言学家服部四郎、川本茂雄和柴田武。每卷另有分管编辑。本书收录了近现代日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