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音

    叶音 : 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南北朝以后的人读周秦两汉韵文感到不押韵,就临时改变其中一个或几个押韵字的读音,使韵脚和谐。这是由于不懂古今语音不同所致。例如,《诗·关睢》末章:"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清代阮元刻《十三经注疏》附《释文》说:"乐之,音洛,又音岳。或云协韵宜五教反。"这是因为诗里"乐"与"芼" (mao)押韵,"乐"念 yao(即五教反)最和谐。遇到两可的地方,很难处理。《诗经》里的《鄘风·柏舟》、《黍离》、《 十月之交 》都用"天"、"人"两个字押韵。据元代熊朋来《经说》说,宋代吴棫改"天"字读音为tīn,郑庠改"人"字读音为rán。《诗·驺虞》每章最后都有一句可以不押韵的副歌"吁嗟乎驺虞",朱熹让第1章副歌的"虞"随上文读 yá(朱注:叶音牙)让第2章副歌的"虞"随上文读 wēng(朱注:叶五红反),根本没有确定的标准。因此自从明代陈第提出所谓叶音恰好是古本音的说法以来,清代学者也极力反对叶音说。

为您推荐

西匈语支

西匈语支 :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支之一。按照苏联突厥语专家H.A.巴斯卡科夫(1905~ )的分类法,突厥语族的语言分为东匈语支和西匈语支。这是关于突厥语族语言的多种分类法之一。巴斯卡科夫所依据的是广泛的..

《西字奇迹》

《西字奇迹》 : 明末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利玛窦( 1552~1610) 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4篇文章。从这4篇文章的注音中归纳出的拼音方案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罗马字拼写汉语的方案。   利玛窦于明万历..

湘方言

湘方言 : 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  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

《语言测试研究系列丛书》

《香港粤语语法研究》

《香港粤语语法研究》 : 见汉语方言。 ..

西夏文

西夏文 : 中国古代西夏党项羌族使用的文字。11世纪西夏主李元昊称帝,在广运元年(1036)颁布西夏文,命野利仁荣加以演绎。其间西夏文与汉文并用。西夏国灭亡(1227)后,党项后裔仍有人使用。元代居庸关石刻、明代中..

芬兰-乌戈尔语族

芬兰-乌戈尔语族 : 参见乌拉尔语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