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 :

全书共五章。第一章为概论,第二、三、四章分析了东汉至隋近600年间41组常用词(名词10组,动词21组,形容词10组)的历时演变情况,第五章“结语”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跟常用词演变相关的若干问题,包括常用词演变的类型、更替次数、新旧词之间的关系、新词的来源、替换过程和所需时间、判断替换的标准、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关系、早期孤例问题、方言问题、演变原因、从常用词看汉语史内部分期等。

此书对汉语历史词汇学学科的基础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当时汉语史研究中存在重视传统训诂学而忽视常用词演变的倾向,此书本着务实、解决具体问题的理念,对41组常用实词进行了翔实可靠的个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项“词汇史的中心内容”不但值得做,而且大有可为。此后学界出现了一股常用词演变研究的热潮,推动汉语历史词汇学学科逐渐充实和丰富起来。

此书在论证上很好地将语文学考辨和语言学分析结合起来。一方面作者对语料甄选谨严,征引广博全面,词义辨析细密;另一方面以义位为单位,从词法、句法和概念(义域)上的组合搭配关系以及频率对比等角度对词的更替作出判断,增强了其结论的可信度。全书行文凝练而畅达,可读性较强。

此书考察对象是实词,未涉及虚词。书中对汉语常用词演变规律的归纳尚有继续探讨和补充的空间。

为您推荐

能产性

能产性 : 这一术语按狭义理解也用来指一种语言对某一特征或形式的利用。一个形式如在语言中反复使用,即不断出现同一型的不同例,则是能产的,如英语过去时后缀“-ed”是能产的,因为它会自动指派给任何一个..

《汉语词汇史》

《汉语词汇史》 : 全书共十二章,包括:社会的发展与词汇的发展、同源字、滋生词、古今词义的异同、词是怎么变了意义的、概念是怎么变了名称的、成语和典故、鸦片战争以前汉语的借词和译词、鸦片战争以..

词汇构式

词汇构式 : 词汇构式可能是实义的,如“缓急”“待遇”“颜色”;也可能是意义较虚的,如“及其”“因而”“于是”。可能是实体构式,如“好生”“怎生”;也可能是半实体构式,如“X+着”(随着、朝着、向着、冲..

口语词

词库

词库 : 词库中的项目都是语言中意义不可预测的成分,具有不规则性,表现出形式与意义之间的任意性的或非常规的联系,需要以清单方式一个一个地存储,需要时可直接从清单中提取。词库的主体是词,也包括大于词..

《训诂学简论》

《训诂学简论》 : 全书分4章:概说、历代训诂述略、训诂著作举要、训诂方式和训诂用语综述。书后附录作者的两篇论文《论郝懿行〈尔雅义疏〉》《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本书在同类著作中有自己的..

《汉语词义学》

《汉语词义学》 : 全书共分四大部分:结构篇、人文篇、方法篇和史论篇。结构篇考察了“语义客观、独立的存在状态”和汉语词义的构成成分、属性等;人文篇侧重凸显了汉语词义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个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