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 :
清代张玉书等奉敕编纂。内府原刊本,240卷;光绪十三年(1887)同文书局石印本,计48册;1984年北京中国书店据同文书局石印本影印,合为12册。
此书兼有类书与辞书的特点,与《佩文韵府》为姊妹编。《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俾与《佩文韵府》一齐尾字,一齐首字,互为经纬,相辅而行。……学者据是两编以考索旧文,随举一字,应手可检”。书名是其体例“字则从骈”“编则从类”的概括。以骈字隶事类,即以首字相同者按义类归“门”。全书将10余万条词语按“天地、时令、山水、居处、珍宝、数目、方隅、采邑、器物、草木、鸟兽、虫鱼、人事”分为13门。“门”下再按义类分若干“子目”,“子目”标首字,计1604字。如“天地门”有“天、日、月、星、风、云……”等58字,即58个“子目”。标首字不注音、不释义、不引例,只具标首作用,带出有此字头的复词或词组而为词目。复词又以尾字为类,把意义关联的词排在一起。每条词目下都引经、史、子、集文句为证。引书注明书名和篇名,引诗文注出作者和题目,便于检索和核对。存在转辗引用,鱼鲁亥豕,部类重复,分合不当等问题。中国书店1988年版《骈字类编索引》,按四角号码排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骈字类编词目索引》,按词条立目,并附有《首字笔画索引》和《首字音序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