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说

    三书说 :

20世纪30年代以后,现代意义的汉字学逐步建立。唐兰在1934年手写石印稿、1936年修订本《古文字学导论》中,对传统“六书”说进行全面研究,首次提出象形、象意、形声的三书说。在1949年出版的《中国文字学》中,唐兰对传统六书说逐一分析,指出其不足,对自己的三书说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他认为象形字有3个特点,一是独体字,二是名字,三是在本名之外,不含别的意义。象意字有单体复体之分,除了少数象形字,就完全是象意字。形声字的特点是有声符。三书说是对六书说的革新,但也存在不足,如象形、象意字不好区分,没有涉及假借问题,不完全符合汉字实际。

1956年,陈梦家出版《殷墟卜辞综述》,在“文字”章里,他批评了唐兰三书说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三书说,即象形、假借、形声。陈梦家把唐兰的象形、象意合并为象形,认为假借字必须列为汉字的基本类型之一,其所谓形声基本上包含了许慎的形声字。陈梦家认为:“象形、假借、形声并不是三种预设的造字法则,只是文字发展的三个过程。汉字从象形开始,在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变作了声符,是为假借字;再往前发展而有象形与假借之增加形符与音符的过程,是为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发展的自然的结果。”陈氏的三书说更加完善,比较符合汉字的发展实际。

1988年,裘锡圭出版《文字学概要》一书,认为陈梦家的三书说基本上是合理的,只是象形应该改为表意,“表意字使用意符也可以称为意符字。假借字使用音符,也可以称为表音字或音符字。形声字同时使用意符和音符,也可以称为半表意半表音或意符音符字”。同时他还认为,汉字中有一些字是表意、假借、形声三书说所不能包括的,裘氏把它们划分成“记号字”“半记号字”“变体表音字”“合音字”“两声字”5类。

关于汉字构造的学说还有“二书”“四书”“五书”“新三书”“新六书”“汉字构形十一种模式”等,反映了现代学者试图从各种角度来探讨汉字构造问题,但是要达到统一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为您推荐

合韵

合韵 : 其一指韵书的一个韵中包含若干个不同韵类的现象,如《广韵》上平声一东韵包含一等、三等两个韵类,称为一三等合韵;下平声十二庚韵包含二等、三等两个韵类,称为二三等合韵;上平声八微韵包含开口、合..

汉字文化学

汉字文化学 : 一方面是从文化的角度看汉字。阐明汉字作为一个符号信息系统,自身具有文化的意义,用文化的眼光来观察、解释汉字。另一方面是对汉字构形中携带的文化信息的分析。这种分析既有对个体字符..

古有复辅音声母说

古有复辅音声母说 : 用来支持上古汉语有复辅音声母的主要证据有:①谐声现象。韵母对汉字谐声的制约条件,清代段玉裁已经明确为“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但声母的制约条件在近代以前未能明确。高本汉首..

轻重交互

王筠

王筠 : 道光元年(1821)举人。平生精究《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之学。著有《说文释例》20卷、《说文解字句读》30卷、《说文系传校录》30卷、《文字蒙求》。王筠之前,学者们研究《说文》的重点在考..

鼻音尾

鼻音尾 : 如韵母an、eng中的-n、-ng[ŋ]。带鼻音尾的韵母称为鼻韵母。传统音韵学把带鼻音尾的韵称为“阳声韵”,与带塞音尾的“入声韵”和不带辅音尾的“阴声韵”相对。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有-n、-ng[..

假二等

假二等 : 宋元时期 “三十六字母”中正齿音照组(照穿床审禅)按其实际音值可分为庄组(庄初崇山俟)和章组(章昌船书禅)两组声母。韵图把章组字排列在三等位置,把庄组字排列在二等位置。但是庄组声母不但可以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