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声、韵展转拼切。如《玉篇》附有《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又指字音展转变读。如《韵镜》卷首:“一字纽纵横,分敷十六声。”②由声、韵互相拼切得出的字音,在韵书中即指*小韵。清代梁僧宝《切韵求蒙》:“韵书取字之同音者,各联为一纽。纽必别而志之日某某切。”如《广韵》“一东”中的“东小韵”、“同小韵”,又称为“东纽”、“同纽”等。③即“声类①”。以“纽”专指声母自章炳麟《国故论衡》始。
纽(语言)
纽(语言):
①声、韵展转拼切。如《玉篇》附有《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又指字音展转变读。如《韵镜》卷首:“一字纽纵横,分敷十六声。”②由声、韵互相拼切得出的字音,在韵书中即指*小韵。清代梁僧宝《切韵求蒙》:“韵书取字之同音者,各联为一纽。纽必别而志之日某某切。”如《广韵》“一东”中的“东小韵”、“同小韵”,又称为“东纽”、“同纽”等。③即“声类①”。以“纽”专指声母自章炳麟《国故论衡》始。
句绝(语言):同“读分”相对。古汉语术语。指对文句的具体断定,但与*句断略有差异。句断,辞断而意不绝;句绝,则辞、意俱绝。古人用以离折文意。如清代王懋竑《读书记疑》:“苏武传:‘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降’字句..
明清等韵学(语言):指明清时的学者对等韵的研究。内容包括:(1)编制等韵图。或直接继承早期等韵学,编制反映中古音的韵图,如清代梁僧宝《四声切韵表》;或用韵图形式排列上古音系,如清代戴震《声类表》;更多的是编制表现明清*时..
声类(语言):①也叫“声纽”、“音纽”、“纽”。古代汉语声母的类别。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陈澧《切韵考》都认为旧时表示声母的字母这一名称是袭用梵文的,不适用于汉字,故陈氏改称声类。②特指古代韵部。如清代..
早期等韵学(语言):也叫“宋元等韵学”。指宋元时期以及更早(如唐代)的学者对等韵的研究。内容包括:(1)编制早期的等韵图。现存《韵镜》、《七音略》、《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切韵指南..
句读(语言):也叫“句逗”。中国古代用来点断文章和分析古汉语的一种手段。句读有的着眼于音节的停顿,不是以语意的完整与否为准,如点逗诗词或韵文;有的着眼于语言的结构,以语意的完整与否为准,如凡要读古书必先句读。句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