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分期(语言)

铜器分期(语言):

指在铜器断代基础上,划分铜器的发展时期。影响较大的有两家。一是郭沫若的五期划分:(1)滥觞期,约当殷商前期;(2)勃古期,殷商后期及周初成康昭穆之世;(3)开放期,恭懿以后至春秋中叶;(4)新式期,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5)衰落期,战国末年以后。一是郭宝钧的六期划分:(1)萌生阶段,早商;(2)进步阶段,中商;(3)发展阶段,晚商及西周前期;(4)组合阶段,西周后期及东周初年、春秋早期;(5)分铸阶段,春秋中期以至战国;(6)专精阶段,战国末期。前者主要依据传世品,考察侧重在冶铸技术。两者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铜器发展的实际,又各有片面的地方。因此,学者大都取两者之长,把铭文、形制、花纹及器类、组合等因素结合历史研究的需要综合起来考察。在具体分期上,则倾向于将商末与周初分立,对时间较长、铜器发展较快的西周时代,则分作早、中、晚三期。

为您推荐

金文月相定点说(语言)

金文月相定点说(语言):陈梦家等人分析金文所记月相提出的学说。它否认周人纪时分一月为四段的说法,主张金文所记月相都是定点的标记。既死霸为月魄死尽,指初一;初吉为月魄始生未盛,指初三;既生霸为月魄生而未满,指十二三日;既..

市鬻器(语言)①

市鬻器(语言):专为出卖而制作的铜器。春秋战国器中只有“作宝尊彝”、“作宝鼎”、“作宝簋”等铭文而无作器者及被纪念者之名的,都应是铸器者虚其上款以待买者之所为。《卣》铭“作旅彝”四字,“作旅彝”三字铸款,名补刻..

彝器(语言)

彝器(语言):青铜礼、乐器的总名。主要指常设于宗庙的祭祀和宴飨用器。礼器包括食器、酒器和水器,乐器主要是钟、鼓。铜器的制作,本为实用,但随着礼乐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祭祀、宴飨一类仪礼场合中,某些铜器的使用,因有显示排..

宗彝(语言)①

大事纪年(语言)①

大事纪年(语言):用某一年内发生的大事作为该年的纪年标志。如“隹明保殷成周年”(卣)“隹公大史见服于宗周年”(作册卣)等,一般多见于商代及周初器,西周中期后已少出现,但战国楚器仍见遗留。..

铜器定名(语言)

铜器定名(语言):指给铜器确定器名。其根据主要有:(1)与文献描述相印证。如据《说文》“鼎,三足,两耳”与《汉书·郊祀志》“鼎空足曰鬲”来判定鼎和鬲。(2)器铭的自名。如据“伯梁其作旅盨”的铭文,即可定器名为盨。无自名..

青铜器(语言)

青铜器(语言):青铜所铸器物的总名。特指先秦时期的青铜器。据考古材料分析,中国青铜器大抵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五千年),至商周进入极盛时代,到战国末则趋于衰落。尽管不同的发展阶段制作的技术与风格有不同,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