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轨(语言)

音轨(语言):

①第二共振峰过渡音征走向的虚会合点。它与辅音的发音部位有直接关系。当不同元音和同一辅音结合时,过渡音征的走向在语图上指向同一点。合成实验证明,齿音的音轨在1800Hz附近,唇音的较低,舌面后音的有两根,与前元音结合的音轨在3000Hz左右,与后元音结合的在1200Hz附近。②俞敏所用术语。相当于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中所谓的sound law,即今音韵学界通称的语音演变规律。

塞辅音的过渡音征与音轨

为您推荐

响度级(语言)①

响度级(语言):人耳判断任一频率纯音的*响度的指标。单位是*方。与声压、频率和时长有关。 响度函数,它表明感觉的响度(宋)与刺激的响度级(方)的关系..

轻声(语言)

轻声(语言):汉语中某些音节说得很轻时,因其声调弱化而变成的一种既短又弱的调子。如普通话“甜·头”中“头”的调子、“来·了”中“了”的调子。普通话中,轻声的音高受前一音节声调的影响,在阴平后为半低调[2],阳平后为中..

超音位(语言)

超音位(语言):也叫“原型音位”、“混合音位”。特鲁别茨柯依(N·S·Trubetzkoy)所创术语,指两个音位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对立消失,成了一个音位。如汉语#/a/ /n/#显然不同于/a/,但在儿化作用下,都变成了/a/ /r/:板[pan]→板儿[par]],把[pa]→..

调位(语言)

噪音起始时间(语言)

噪音起始时间(语言):也叫“VOT”。辅音与元音连接时,声带颤动与除阻之间的时差。一般专指塞音而言,计算时以爆破的瞬间为零点。声带颤动开始于爆破之前,其值为负:声带颤动开始于爆破之后,其值为正。这个时间值能够表征辅音..

美(语言)

美(语言):音高的单位。一般规定一个频率为1000Hz、响度级为40方的音的音高是1000美。低于500Hz的纯音,美与频率近似线性关系,高于500Hz时,美的增长速度愈来愈小于赫兹的增长速度,到16000Hz时,音高只有3400美左右。美(M)与频..

上声变调(语言)

上声变调(语言):普通话音变现象之一。指上声在单字中或处于停顿之前时是低降升调[214],其他情况下一般都要变调:(1)在上声之前变为升调。如“有井”中的“有”。有人认为其调值是[35],和阳平的调值完全相同,有人则认为与阳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