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紧张说(语言)

肌肉紧张说(语言):

关于音节性质及音节划分的一种说法。法国格拉蒙用实验证明:凡起音节的辅音都有一个增强的喉部紧张,如普通话ba(爸)中的b、壮语[pla](鱼)中的[pl];凡收音节的辅音都有一个减弱的喉部紧张,如广州话[a:p](鸭)中的[p]、英语last(最后)中的[st]。因此他认为,凡由紧张减弱的音素转到紧张增强的音素的地方,就是音节的分界线,而紧张的最高点就是音节的中心。至于没有起音节辅音和收音节辅音的音节,如普通话的e(鹅),由于它的喉部紧张也是先增强然后减弱的,所以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划分。苏联的谢尔巴根据发音时肌肉紧张度的变化,把音素进一步分成后强、前强等形式,认为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后强音同·个或几个前强音构成的语音单位。

为您推荐

不送气音(语言)①

不送气音(语言):也叫“不吐气音”。同“送气音”相对。辅音的一类。发辅音时在除阻的瞬间逸出的气流和所产生的噪音都较弱,时程短于送气辅音。如普通话的[p]、[t]、[k]、[ts]、[]、[]。..

硬辅音(语言)

硬辅音(语言):也叫“强辅音”。同“软辅音”相对。辅音的一类。各种语言所指的硬辅音有所不同。如英语的硬辅音是清辅音[p]、[t]、[k]、[f],与之相对的软辅音是[b]、[d]、[g]、[v]。而俄语的硬辅音是一般的辅音,与之相对的软辅音是腭化辅..

小舌音(语言)

小舌音(语言):也叫“后舌面小舌音”。根据发音部位划分的辅音类别之一。发音时舌面后部上举与小舌构成气流阻碍。如撒拉语[qomtu](鞭子)、[q’s](挤压)、湘西苗语[NGa](倒塌)中的[q]、[q‘]、[]是小舌塞音;撒拉语[a](自)、[ur](消息)中..

叠辅音(语言)

塞擦音(语言)

塞擦音(语言):辅音的一类。由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紧密结合而成。塞擦音的开端是阻塞,破裂后紧接着产生摩擦噪声。发音时这两种动作在一定时间内以先后顺序进行,但又有别于复辅音。普通话的塞擦音有“鸡”[ti]、“旗”[‘i],“..

口腔开度说(语言)

口腔开度说(语言):瑞士索绪尔关于音节性质及音节划分的一种说法。按照发音时口腔开度的大小把相连的音素分成“开音”和“闭音”,两个音素相连,若第一个的开度比第二个小,这第一个音素是开音,如[pa]中的[p];若第一个的开度比第..

送气音(语言)

送气音(语言):也叫“吐气音”。同“不送气音”相对。发音时先解除在口腔某部形成的阻碍,而后迅速打开声门,气流通过狭窄通道时产生噪声。从理论上讲在不同部位以不同的方式产生的辅音都可以附加上送气成份,构成送气和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