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文生训(语言)

望文生训(语言):

也叫“望文生义”、“望形生训”、“缘词生训”。训诂弊病之一。指忽略词义变迁、字词通假等因素,只从字面意思出发勉强解释词义,致使上下文扞格难通。表现形式主要有:(1)昧于古义。不察字句在古代曾经有过的某些意义,而用其后起意义或常用意义去训释古书。如《诗·邶风》:“终风且暴。”毛传不知“终犹既也”这一古义,而用“终”的常用义解释“终风”为“终日风”,因而造成谬误。(2)不明假借。找不出本字,而用假借字代表的意义去解释。如《汉书·贾邹枚路传》:“与冗从争,见谗恶。”颜师古不知“恶”为“诬(谗毁)”的假借,而解释为“短恶”,因而造成以文害辞。此外还有不明连绵字而望文生训的情况。

为您推荐

历史语音学(语言)

历史语音学(语言):语音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规律。可以是对某一种语言语音演变过程的研究,把这一语言不同时期的语音状态加以比较,以揭示该语言语音演变的倾向和规律;也可以是对两种以上的方言或有亲..

随意破字(语言)

随意破字(语言):训诂弊病之一。指毫无根据、主观臆断地改读古书中的用字。汉代毛亨作《毛诗诂训传》、郑玄笺《诗》注《礼》,即己采用*破字之法,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这对于理解古书,研究文字假借及意义关系,是有好处..

读若某同(语言)

读若某同(语言):相当于“读与某同”。如《说文·走部》:“,半步也。从走,圭声。读若跬同。”王筠《说文释例》云:“凡言‘读与某同’者,言其音同也。凡言‘读若某同’者,当是‘读若某’句绝,‘同’字自为句,即是一字分隶两部也..

异文(语言)

错简(语言)

错简(语言):也叫“舛文”。指古籍中文句颠倒错乱的现象。古书原以丝或韦编竹简而成,年久丝韦断绝,竹简散乱,散简重编便造成前后舛错。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七:“晋侯以下二十八字,当在‘卫人平莒于我’之前。其曰‘故使处..

破字(语言)

破字(语言):也叫“读破”、“破读”、“改读”、“易字”。①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引其父王念孙说:“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之,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水释。……..

发音语音学(语言)

发音语音学(语言):也叫“生理语音学”。语音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应用各种生理学或医学仪器和技术对语音产生过程中一系列肌肉活动、器官动作、空气流量或压力、声源产生、共鸣调节等进行分析研究。如利用电子测量仪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