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音变现象之一。可能发生于清初。卷舌声母[]、[‘]、[]、[]至明末仍是洪细两配,如在《韵略汇通》中“枝”读入“支辞”韵,“知”读入“居鱼”韵;“梳”读入“姑苏”韵,“书”读入“居鱼”韵。这种读法与京剧音韵的读法相似。但在现代北京话里,原来分读的字已经变成同音字了。这个音变的时代不会太早,其具体年代尚待进一步考订。
卷舌音声母后i介音的消失(语言)
卷舌音声母后i介音的消失(语言):
近代汉语音变现象之一。可能发生于清初。卷舌声母[]、[‘]、[]、[]至明末仍是洪细两配,如在《韵略汇通》中“枝”读入“支辞”韵,“知”读入“居鱼”韵;“梳”读入“姑苏”韵,“书”读入“居鱼”韵。这种读法与京剧音韵的读法相似。但在现代北京话里,原来分读的字已经变成同音字了。这个音变的时代不会太早,其具体年代尚待进一步考订。
《晚霞消失的时候》:礼平着。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4月版。12万字。长篇小说。一位共产党高级干部的子弟,在“文革”中成了红卫兵组织的负责人。一天深夜,他带领几个红卫兵闯入一位前国民党高级官员的住宅抄家审讯,而这位..
《永不消失的足迹》:买买提力·祖农着。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维吾尔文版。15万字。收入6个剧本。《离别》和《木卡姆先驱》反映着名的木卡姆艺术家吐尔地阿洪的生活;《七少女》描写了乌什“沙枣之乱”;《永不消失的足..
出版时间:2009-09 消失了的足迹 [古巴]卡彭铁尔 : 【作品提要】 我是一名音乐家,在南美洲各地寻找原始乐器时,却遇上了一场拉美经常发生的、突如其来的革命。于是我结束在城市的寻找,进入原始森林。在途中,我遇..
声母:音韵学名词。又称为“声纽”、“音纽”,或简称“声”或“纽”。指每个汉字音节的第一个音素。以辅音作为声母为常例,如,东(dōng)字的d[t];天(tiān)[t′ian]字的t[t′]。然亦有以元音开头之音节,如:鹦(īng),习惯上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