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梗摄韵尾为舌面鼻音及塞音说(语言)

古梗摄韵尾为舌面鼻音及塞音说(语言):

日本学者桥本万太郎关于中古汉语舌根鼻音韵尾(及相配的塞音尾)的学说。桥本氏根据越南语及日本汉字音,以及客家话等方言,把音韵学界公认的梗摄韵尾[-η]与[-k]改拟为舌面音//与/c/,而曾摄韵尾仍为[-η]与[-k]。美国薛凤生则认为这一改拟应包括曾摄,因为传统上梗曾二摄总是相提并论,说明这两摄必有语音上的联系,后世的演变也可说明这两摄字具有共同的韵尾。中国魏建功早年也有与桥本氏类似的看法。此说主要是根据越南汉字音梗、曾二摄不同韵尾而对中古音拟测加以改动,因而有的学者(如周法高)认为越南汉字音的鼻音尾(及相配对的塞音尾)反映的是一种后起现象,不应据此对中古音提出改拟。

为您推荐

韵头、韵尾、韵腹

韵头、韵尾、韵腹:韵母的内部结构。韵腹是韵母的主要元音。韵母只有一个元音的,这个元音就是韵腹;韵母有两个或三个元音的,其中口腔开度较大、声音较响亮的那个元音是韵腹。韵腹前面的称韵头,韵头又称介母;韵腹后面的称韵尾..

鼻音(语言)

鼻音(语言):①同“口音①”相对。根据发音方法划分的辅音类别之一。发音时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堵塞,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浊声源主要经过鼻腔的共鸣之后从鼻孔辐射出来。最常见的鼻音是唇鼻音[m]、舌尖..

塞音(语言)

塞音(语言):也叫“闭塞辅音”、“爆发音”、“破裂音”。辅音的一类。发音时气流通路完全阻塞,然后突然开放,让气流爆发出来而成音。可分为以下几类:根据发音方法,发音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的是鼻塞音,反之则是口塞音;阻塞..

喉塞音(语言)①

古梗摄韵尾为舌面鼻音及塞音说(语言)

古梗摄韵尾为舌面鼻音及塞音说(语言):日本学者桥本万太郎关于中古汉语舌根鼻音韵尾(及相配的塞音尾)的学说。桥本氏根据越南语及日本汉字音,以及客家话等方言,把音韵学界公认的梗摄韵尾[-η]与[-k]改拟为舌面音//与/c/,而曾摄韵尾..

古群母有一、二、四等说(语言)

古群母有一、二、四等说(语言):关于中占声母的学说。《切韵》系统群母限于三等,一、二、四等无群母(《广韵》二等有三个群母小韵,但都不见于宋跋本王仁昫《切韵》)。李荣根据现代方言的对应关系,以匣母“衔”、“寒”、“..

三B(语言)①

三B(语言):邵荣芬所分三等韵之一。包括之、咍三、齐三、歌三、麻、阳、清、庚三、蒸、东、钟、虞、鱼、尤十四韵(举平声以赅上、去、入声)。与李荣《切韵音系》的丑类大致相当,只是较李书多出庚三、咍三、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