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带l/r型复声母分两类说(语言)

上古带l/r型复声母分两类说(语言):

美国包拟古教授在所着《原始汉语与汉藏语》一文中所提一种复声母学说。包氏认为,在上古汉语中,带有流音[l]或[r]的复辅音声母共分两种类型,一种可以写成*cl-、*cr-,另一种是*c-l-,*c-r-。这两类复声母的后世音变是完全不同的,这两种类型的复声母的区别是:根据流音[r]、[l]与前面辅音[c]结合得紧还是松,或者说是第一音素重读还是第二音素重读而分成两类,结合得较紧的一套复声母音节或者说是流音[l]或[r]重读的音节或者说是边音化、卷舌音化的[c]音节,中古演变为[t]系声母,包拟古写作*c-l-,*c-r-,反之,写作*cl-,*cr-。这种区别在藏文中也有,如[gy-]与[g-y-]之别,但不全同。这是关于上古复声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说。

为您推荐

声母➀

声母:音韵学名词。又称为“声纽”、“音纽”,或简称“声”或“纽”。指每个汉字音节的第一个音素。以辅音作为声母为常例,如,东(dōng)字的d[t];天(tiān)[t′ian]字的t[t′]。然亦有以元音开头之音节,如:鹦(īng),习惯上称此..

上古送气声母为后起说(语言)

上古送气声母为后起说(语言):美国白保罗所提学说。白保罗《汉藏语概要》(1972年)及其后论文认为,上古汉语或原始汉语有前缀系统,这可以从不同的途径看到,首先是声母的送气与否。根据李方桂的研究,藏文中送气与不送气辅音的..

声母与声调的关系(语言)

声母与声调的关系(语言):音韵学研究内容之一。包括配合关系和音韵演变的条件关系。前者指汉语中声母与声调的配合是有规律的。后者指声母对声调的影响。以《广韵》的声母与今北京话的声调相对照,可以看出古声母清浊与今..

声母与韵母的关系(语言)

复辅音声母(语言)

复辅音声母(语言):也叫“复声母”。由复辅音组成的声母。如麻窝羌语[zdm](云)中的[zd],贡山独龙语[spla](粘住)中的[spl];鼻音加部位同而发音方法不同的辅音的声母也可认为是复辅音声母,如拉卜楞藏语[nda](箭)中的[nd]。塞擦音声母一..

单声母(语言)①

单声母(语言):由单一的音素充当的声母。如普通话“单”dan中的d[t];塞擦音声母也属于单声母,如广州话“州”[tu]中的[t∫];前带同部位的微弱鼻冠音的声母也被视为单声母。如潮州话“闻”[mbuη]中的[mb]。..

声母(语言)①

声母(语言):简称“声”。汉语音节的开头部分。一般由辅音充当。如普通话“中”zhong、“国”guó两音节中的zh[]、g[k]。声母也可以具有零形式,即零声母。对汉藏语系的其他语言及汉藏语系以外的某些语言,习惯上也可使用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