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语言)

宾语前置(语言):

指宾语在一定条件下位于动词或介词之前。这种现象古代汉语中常见。如(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位于动词或介词前。如《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2)句中有否定词“未”、“不”、“毋”、“莫”等,代词宾语位于动词前。如《孟子·离娄下》:“而良人未之知也。”(3)宾语位于动词前,中间用“是”、“焉”、“之”等词隔开。如《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4)介词“以”的宾语需要强调时,可以提前。如“夜以继日”、“一以当十”。

为您推荐

介词及介词宾语的省略

介词及介词宾语的省略:文言里,作补语的介宾短语中的介词“于”、“以”往往被省略。如:“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禇少孙《西门豹治邺》),“其上”和“河中”之前均省略介词“于”。介宾短语作状语时,介词的宾语有时也被省..

宾语的位置

宾语的位置:文言中的宾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位于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在一定条件下又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提前,如:“项王曰:‘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疑问代词“安”放在动..

双宾语句

双宾语句:文言里的双宾语句基本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比较特殊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具有为动意义的动词与近宾语是“为动”关系与远宾语是支配关系。例如:“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战国策》:“画蛇添足”)这句中的“为”..

准双宾语句(语言)

双宾语句(语言)

双宾语句(语言):也叫“双宾句”。一个动词带有*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句子。如“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带双宾语的动词多含有授受、交接的意义,如“送”、“赔”、“赏”、“奖”、“骗”、“偷”、“抢”、“罚”。有..

宾语前置(语言)

宾语前置(语言):指宾语在一定条件下位于动词或介词之前。这种现象古代汉语中常见。如(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位于动词或介词前。如《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2)句中有否定词..

谓语(语言)

谓语(语言):也叫“述语”。同“主语”相对。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主语加以说明、描写或叙述的部分。能回答“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的问题。能充当谓语的有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名词、名词短语、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