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语二重性(语言)

主语二重性(语言):

句子里某个名词性词语,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是主语,又可以是其他某种成分的现象。汉语的主语一方面同谓语直接相对,是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另一方面围绕动词,同宾语相对,是施动和受动的关系。主语、宾语都可以分别为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在一定条件下,宾语和主语可以互相转化,一个名词性词语可以在入句前做动词的宾语,入句之后成为句子的主语,但它与动词之间原有的语义关系并不因此而消失。如“写完了信——信写完了”。主语只不过是某种宾语临时性的兼职,是动词前后几个补词中提出来放在主题位置上的一个。凡是动词谓语句里的主语都具有这样的二重性。正因为主语有较大的概括性、不稳定性,以及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过于松散笼统,缺乏形式标志,所以在汉语句法分析中,主语并不能算一个占有重要位置的句法成分。

为您推荐

主语的省略

主语的省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主语,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形:1.是双方对话时问话和答话的主语省略。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后面一句省略主语“臣”,即讲话者自己..

系事主语句(语言)

系事主语句(语言):主语不是施动者和受动者,而是关系者的句子。如“我在电影院里丢了一块钱”,“红布包着书”。系事主语句中的主语有几种情况:(1)系事词语由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所得或有所失。如“老王得到一百块钱奖..

主语(语言)

主语(语言):同“谓语”相对。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表示被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有时是一个句子的话题。从主语和谓语语义关系看,有的主语是施事(猫跑了),有的是受事(饭吃完了),有的是与事(这个学..

逻辑主语(语言)

潜主语(语言)

潜主语(语言):也叫“意会主语”。潜入句中其他句子成分里的逻辑上、意念上的主语。如“写文章的人”、“人”虽与“写”没有直接语法关系,但二者之间蕴藏着主谓关系,因此“人”是“写”的潜主语。对单向动词来说,只能有潜..

谓词性主语(语言)

谓词性主语(语言):由谓词或谓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语。如“整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他不走是对的”。可分两类:(1)指称性。充当主语的谓词性成分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已经事物化了,即变成了可以指称的对..

主语二重性(语言)

主语二重性(语言):句子里某个名词性词语,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是主语,又可以是其他某种成分的现象。汉语的主语一方面同谓语直接相对,是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另一方面围绕动词,同宾语相对,是施动和受动的关系。主语、宾语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