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语言)

本义(语言):

同“变义”相对。相当于“词源义”。即反映在字形上,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义。本义或是词的某一个义项,或是某一义项在个别事物上的具体化。如“本”()以“-”在“木”下表示树木的根,它的本义是“树根”。古代文献中直接以“本”作“树根”解的很多,如《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因而它即是“本”这个词的一个义项。“齐”(),以三枝齐头的麦穗表示整齐,它的本义是“禾麦吐穗上平”。古代文献里没有直接使用这个意义的,它只是“整齐”、“齐平”这个义项在“禾麦”这一事物上的具体化。

为您推荐

《杜诗本义》

《杜诗本义》:诗文注。清人齐翀撰。二卷。翀字雨峰,婺源(今属江西)人。生卒年未详。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主讲山西晋阳书院,后历任广东始兴、电白、高要知县。升潮州府南澳同知,署嘉应州知州。着述颇多。此编成书于..

[四书]四书本义汇参

[四书]四书本义汇参:四十五卷。 王步青(1672-1751),字汉阶,有时自书为罕皆,号已山。金坛(今属江苏)人。雍正元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四书本义汇参》另有附录二卷,都四十七卷,凡《大学》三卷附一卷,《中庸》七卷附一卷,《论..

《毛诗本义》

《毛诗本义》:诗文注。宋欧阳修(1007-1072)撰。十六卷。修有《欧阳文忠公全集》已着录。汉魏以来,研究《诗经》者众,至唐《毛诗》排斥齐、鲁、韩三家,居统治地位,学者无敢非议。至宋代自修始提出圣人与先儒之别,认为先儒“去..

本义和转义

本义(语言)

本义(语言):同“变义”相对。相当于“词源义”。即反映在字形上,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义。本义或是词的某一个义项,或是某一义项在个别事物上的具体化。如“本”()以“-”在“木”下表示树木的根,它的本义是“树根”。古代..

语义场理论(语言)

语义场理论(语言):语义学理论之一。认为某一语言的词汇中可以分出许多由有关联的词聚合成的词群,这种关联体现为该词群中的词都具有共同的意义成分。这种共同的意义成分是该词群的意义区域(范围)的特征,它将词汇中具有这..

歧义(语言)

歧义(语言):也叫“二义性”。一个语言结构可以引起人们同时作出不同解释的现象。在自然语言中,歧义现象只发生在短语和句子中。如“鸡不吃”(鸡不吃食/不吃鸡肉)、“我看这本书很合适”(我认为合适/我阅读很合适)。这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