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方言(语言)

湘方言(语言):

也叫“湘语”。俗称“湖南话”。汉语方言之一。主要分布于以长沙市为中心的湖南东部地区、双峰一带的中、南部地区、吉首的西部地区。四川的二十余个县市、广西部分地区、广东个别地区亦通行湘语。主要特点是:(1)不同程度地保留古全浊声母。有的地点即使浊音清化,逢塞音、塞擦音亦多读不送气清音;许多地方[n]、[l]声母在开、合口韵母前多混读,在齐、撮口韵母前则或分或混;部分地方[f](或[Φ])和[xu-]常混读;韵尾[-n]、[-η]在音系中对立不明显,或有[-n]无[-η],或有[-η]无[-n],或两者皆有,但与不同元音结合;鼻化韵母较丰富,有的地方还有半鼻化韵母,如洞口黄桥“边”[piη44];古入声韵尾多消失,古入声或单独保留调类,或派入舒声调类;连读变调现象较简单。(2)有些词语颇能体现本方言特点,如“伢子”(小伙子)、“里手”(内行);有的词语虽与普通话同形,但在词义宽狭、使用范围等方面都具有独特色彩,如“蚊子”兼指蚊蝇,双峰“伯伯”亦可用于伯母(女伯伯)。有些词序颇特殊。如长沙话:1.宾语可插入可能式内部,而置于补语前,如“对得人住”(对得住人),甚至置于否定词“不”之后。如“走不路稳”(走不稳路)。2.可在“得”字和表动作程度的补语“有”(意为“很多”)之间插入宾语。如“吃得药有”(吃药吃得很多)。3.有一类补语较独特。如“睡夹一觉好的”(好好地睡了一觉),类似意思普通话往往采取状语形式。4.某些状语如“净”、“头”、“后”等可置于述语后。如“发净脾气”(净发脾气)、“你走头”(你先走)。5.全面否定用“不……一……”的句型。如“连不帮一点忙”(一点忙也不帮)。

为您推荐

方言

出版时间:1993-09 方言 : 中国西汉扬雄(前53~18)著。作者是西汉末期人,字子云。此书全名为《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成书年代不详。全书共13卷,收词675条。13卷中,第1及3、6、7、10、12、13卷是释词语,第4卷..

方言疏证

出版时间:1992-11 方言疏证 : 《方言》研究著作。著者戴震(1723—1777),字东原,中国清代学者,安徽休宁人。博闻强记,对经学、天文等有研究。精通古音,善名物训诂。著有《声韵考》、《声类表》、《方言疏证》等..

汉语方言概要

出版时间:1992-11 汉语方言概要 : 汉语方言学著作。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出版。袁家骅(1903—1980),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阿细民歌及其语言》等。 全书共12章,50万字。第1..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

吴下方言考

出版时间:1992-11 吴下方言考 : 中国方言学著作。胡文英著。约成于乾隆二十年左右,通行的版本是清乾隆年间留芝堂刊本。胡文英(生卒年不详),中国清代学者。字绳崖,江苏武进人。本书为吴方言专著,全书共分12卷。..

昌黎方言志

出版时间:1992-11 昌黎方言志 : 汉语方言学著作。河北省昌黎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编。科学出版社1960年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新1版。是河北省昌黎县方言的调查报告,约36万字,共分8章..

续方言

出版时间:1992-11 续方言 : 中国传统语言学著作。杭世骏撰。收入《道古堂外集》内,又有《四库全书》本。杭世骏(1695—1772),字大宗,号堇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中国清代学者。乾隆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