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上饶客话”。通行于广东饶平县上饶、上善、饶洋、新丰、九村等地。主要特点是:较多地反映“古无清唇音”、“古无舌上音”的特点,如“放”(非)[pioη53]、“珍”(知)[tin11];古章组合口三等韵有少数字口语读[f-],如“税”[fe53],“唇”[fin55];有[ā]、[ī]、[ūī]、[āu]四个鼻化韵;有许多借词来自潮汕闽语,如“熏”(香烟)、“菜头”(萝卜)等。
饶平客家话(语言)
饶平客家话(语言):
也叫“上饶客话”。通行于广东饶平县上饶、上善、饶洋、新丰、九村等地。主要特点是:较多地反映“古无清唇音”、“古无舌上音”的特点,如“放”(非)[pioη53]、“珍”(知)[tin11];古章组合口三等韵有少数字口语读[f-],如“税”[fe53],“唇”[fin55];有[ā]、[ī]、[ūī]、[āu]四个鼻化韵;有许多借词来自潮汕闽语,如“熏”(香烟)、“菜头”(萝卜)等。
《客家情歌精选1900首》:黄火兴整理。花城出版社1982年11月版。5万字。从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江西、四川等客家地区的民间手抄本、旧版本和民间歌手演唱中记录的近万首山歌中选出1900首情歌,按爱情生活阶段进行分..
《客家风情传说》:黄北荣、何志溪主编。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1992年8月版。30万字。汇集流传于闽粤赣客家人中的传说故事,分6部分:一、名人传说,如黄慎的洞房怪画、丘逢甲应对趣闻、胡文虎的故事、赤脚校长罗明的故事等;二、..
《客家乡亲》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客家籍人广播的客家话节目。其前身是《客家话》节目,1956年10月创办,每次30分钟,由新闻和专稿两部分组成。1986年7月4日改名为《客家乡亲》综合节目。主要内..
客家方言(语言):也叫“客家话”、“客语”、“客话”。俗称“话”。广西一带又称“新民话”、“麻介话”,四川则称为“上广东话”。汉语方言之一。分布于广东东北部梅县、大埔等近二十个县市、江西南部十余县、福建西部..
台湾客家话(语言):通行于台湾北部新竹、苗栗、中坜一带和南部屏东、高雄(美浓)等县的客家话。台湾客家人多来自广东,其客家话主要可分为四县话(五华、蕉岭、平远、兴宁)和海陆话(海丰、陆丰)两种。另外,新竹有部分居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