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韵学研究(语言)

汉语音韵学研究(语言):

指汉语历史语音的研究。可分五个阶段:(1)周秦两汉时期。古人开始运用声训、读若、直音等方法审辨和注释语音,并且已经知道语音有高低、长短、疾徐的变异和各地方音之间语音转变的关系。但这一时期的审音和注音总脱离不了字义的训释,仍属于训诂学的范畴。(2)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印度梵文拼音原理的输入和汉语双声叠韵原理的普及,古人已经能够分析汉语的音节结构,于是反切大量产生,进而能区别四声,细分诗歌韵部,于是韵书也蜂涌而起。在这一时期音韵学开始脱离训诂学的范畴,正式诞生为一门新的学科。(3)隋唐宋元时期。古人的审音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于汉语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元音的开合洪细、声调的阴阳高低都能加以仔细的区别;*《切韵》已诞生。以后,随着历代语音的演变,《切韵》一系的韵书也迭有更改和变动。等韵学、等韵图表在这一时期产生并有巨大发展。元代出现描写当时语音体系的*《中原音韵》,以后词韵、曲韵续有问世。在这一时期,汉语音韵学已经建立了中古音和近代音的庞大描写体系。(4)明清时期。古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古今语音的不同,树立了语音发展观。在此基础上,利用《诗经》押韵和谐声体系,以中古《广韵》音系为桥梁,全面而深刻地研究了汉语上古音的声类、韵部和调类。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努力,在三四百年的时间中,把汉语上古音的音类基本调查清楚,并把这一科研成果运用到古文字学、汉语训诂学中,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最后,古人又提出了上古音值的研究方向。这一时期是汉语音韵研究的一个高峰。(5)十九世纪末至今。西方耶苏会士利用罗马拼音文字调查和描写汉语方音,给汉语音韵学带来了新的研究工具。马伯乐、高本汉等人运用西方先进的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中古音和上古音,又给汉语音韵学带来了新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从此汉语音韵学得到了新生。半个多世纪来,中外音韵学家们运用了历史比较法(包括汉语各地方言的比较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中外译音对勘法、音位学方法、语言类型学方法、实验语音学、数理统计学方法等,全面而深刻地研究检查了汉语中古音、上古音、近代音的音类、音值,详尽地描写和构拟了几乎各个历史时期的汉语语音体系,并把历代语音联结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演变过程;同时,汉语音韵学开始渗透到文字、历史、哲学、校勘、考古、中医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方法和证据,从而使汉语音韵学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为您推荐

汉语大词典

出版时间:1993-09 汉语大词典 : 中国罗竹风主编,这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1975~1986年历时10年编成,参加编写者400余人,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全书12卷,收词目37万条,5000余万字。这部词典的编辑..

描写语言学引论

出版时间:1993-09 描写语言学引论 : 美国莱曼 (Winfred P.Lehmann,1916~ )著。1972年由纽约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出版。描写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的某一具体语言的语音特点、语法、词汇进..

语言地理类型学

出版时间:1993-09 语言地理类型学 : 日本桥本万太郎(1932~)著。1978年由日本弘文堂出版,本书作者是国际著名语言学家。在本书中,他反对把在印欧语研究中曾获得成功的比较语言学作为研究一切语言的灵丹妙药,批评..

普通语言学教程

语言理论导论

出版时间:1993-09 语言理论导论 : 丹麦叶尔姆斯列夫(Louis Hjelmslev,1899~1965)著。作者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此书是作者的代表作。作者的语言学理论可以通过一系列假设来表述,内容有:语言..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

出版时间:1993-09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 : 美国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著。作者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又是著名的人类学家。此书是他的主要著作。全书11章,内容有:什么是语言、语言的成分..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出版时间:1993-09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 法国梅耶(Antoine Meillet,1866~1932)著。作者是著名历史比较语言学家,1924年应挪威比较文化研究所之邀赴奥斯陆做语言学专题演讲,后将讲稿整理成此书。全书共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