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拟学派(语言)

形态构拟学派(语言):

现代音韵学派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主要人物有蒲立本、包拟古、许思莱、梅祖麟等。该学派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不仅系统地进行早期上古汉语的语音构拟,而且认为汉语最先是具有形态变化的综合语,并试图进行早期上古汉语的形态构拟。如蒲立本认为清、浊辅音声母的对立,可造成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对立,如“见”〔k-〕:“现”〔g-〕;包拟古认为汉语的〔s〕词头与藏语的〔s〕词头一样,表示使役意义,如“妥”〔tn-〕·“绥”〔sn-〕;福来斯特和梅祖麟认为汉语的去声有s词尾,其语法作用与藏文s词尾相似,可以把动词变为名词。汉语的形态特征最早可能存在过,但由于消失的时间过早和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目前这一方面的探讨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为您推荐

艺术形态学

出版时间:1993-09 艺术形态学 : 苏联卡冈(М.С.Каган,1921~)著。该书是一部侧重探讨艺术内部结构规律的著作,于1972年出版。作者在进行文艺形态研究时,选择了三个目标。①揭示艺术创作活动分类的所有重要..

《小说形态学》

《小说形态学》:徐岱着。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0万字。立足于现代美学理论,对小说的基本特征和具体形态作了全方位的审视和剖析。分6章。第一章,小说形态的发生,论述小说的历时形态和共时形态;第二章,小说形态的发..

《诗歌形态美学》

《诗歌形态美学》:盛子潮、朱水涌着。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16.4万字。从艺术形态学结构的视角探讨诗歌形态的本质,综合阐述诗歌美学形态的特征及其艺术存在价值,提出“诗歌形态:审美情感的节律化”的命题,并以此作..

《审美形态的立体观照》

《走向当代形态的文艺学》

《走向当代形态的文艺学》:董学文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版。32万字。分3编:第一编“当代形态的宏观设定”,描述文艺学当代形态的基本构架及其改革的主要方面;第二编“当代形态的微观展现”,论述文艺主旨论、艺术生..

《桐城古文学派小史》

《桐城古文学派小史》:魏际昌着。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19.4万字。分4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桐城古文学派的形成:桐城“四祖”;第二部分论述桐城古文学派的分播:姚门诸子;第三部分论述桐城古文学派的又一分播:梅氏之群与..

系统工程管理学派

系统工程管理学派 : 系统工程管理学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一般系统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组织机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由相互联系、共同运转的各个要素(子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