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译语的训诂(语言)

古书译语的训诂(语言):

指古代文献中外来词的训沽。上古时期,就有一些别的民族的词语进入汉语,但时代绵远,所知极少。据近代人研究,《楚辞》、《老子》、《方言》中的楚语,有些聚讼纷纭的问题引用彝语、土家语训释,往往文从字顺。汉代时西域语言的一些词语被汉语吸收。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下与汉人杂居,汉文献里也记载了匈奴、鲜卑的词语。北魏孟威有《国语杂文》,当时还有《国语名物》、《国语杂物名》等,记录的国语即鲜卑语。佛典译释始于东汉,古印度语及中亚细亚的一些词汇进入汉语。北齐刘世雄有《释梵语》。唐宋间出现了梵汉对译的词汇手册《梵唐消息》、《梵语杂名》,出现了解释汉译佛经译语的着作《玄应音义》、《慧琳音义》等。清人周春将佛教书中的汉语译名,依《尔雅》体例编成《佛尔雅》。蒙古人建立元朝,满人建立清朝,他们的语词对汉语都有影响。传统训诂学对译语的研究很不充分。弄清古文献中译语的意义和来源是训沽学上的一项新任务。

为您推荐

古书疑义举例

出版时间:1992-11 古书疑义举例 : 中国传统语言学著作。俞樾著。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本较为常见。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清代训诂学家。浙江德清县人。道光进士,曾官编修,提督..

训诂通论

出版时间:1992-11 训诂通论 : 中国训诂学著作。吴孟复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吴孟复,中国安徽庐江县人,毕业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安徽教育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唐宋八大家概述》、《古书读校法》等。..

训诂学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训诂学概论 : 中国训诂学著作。齐佩瑢著。初版于40年代,1984年中华书局重版。齐佩瑢(1911—1961),中国当代语言学家。河北井陉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留校任教多年。后在天津河北师范..

训诂简论

古书读法略例

出版时间:1992-11 古书读法略例 : 文献学著作。孙德谦(见“刘向校雠学纂微”)著。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上海书店复印。共6卷,约17万字。自序述写作动机,“实因我国四部之书,汗万牛,充万栋”,若不得..

古书版本常谈

出版时间:1992-11 古书版本常谈 : 版本学著作。毛春翔著。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印。毛春翔,版本学家,本世纪40年代始在浙江省立图书馆特藏部从事善本书目编辑工作,编有《浙江图..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出版时间:1992-11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 古籍辨伪理论书。梁启超(见“中国历史研究法”)著。1955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1957年7月第2次印刷。梁氏在古书辨伪方面,继承其师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而进一步科学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