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语言)

古文字学(语言):

①以*古文字亦即古汉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对这个学科的性质学术界认识尚未统一。有的认为它是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古汉字的性质、结构、起源和发展;有的认为它是历史考古学的一个门类,专门释读出土文字资料并确定其史料价值;有的则认为古文字学就是考释古文字之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古文字学是介于文字学和考古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既要研究古文字的起源、性质、结构、演变以及考释古文字的方法,又要在考释古文字的基础上,解读相关的出土文献,并揭示这些文献的历史文化的奥秘。古文字学同语言学、文字学息息相关,它在探索汉语语源以及汉藏语系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对历史学、考古学来说,古文字学在重构商周史以及确定遗址、遗物的年代等方面,意义尤为重大。古文字学自春秋战国萌芽以来,长期是小学及金石学的附庸。直到进入本世纪,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它的发展尤为迅速,成为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新兴学科。古文字学过去主要以先秦的古汉字为研究对象。近年随着出土资料的急剧增加,不少学者主张扩大古文字学的研究范围,上限要追溯到比甲骨文更早的原始汉字,下限要延伸至秦汉简帛。这就意味着,古文字学除原有的有关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三个分支外,还将增加一个新分支——简帛学。随着研究的深化以及资料的增加,有关原始汉字的研究也可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又一个新分支。②文字学书。姜亮夫着。为作者五十年代受教育部委托所编写的大学文科《古汉语教材》中的文字部分,原未刊。四章。叙述汉字的产生及其形体的发展,探讨了汉字构形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剖析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几种古文字的结构特征,介绍了《说文》、《尔雅》、《广韵》等几种古代字书及其检字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初版。

为您推荐

古文字类编

古文字类编:高明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本书是一部汉语古文字字表,摹写古文字的各种形体按时代先后加以排列。全书分三编。第一编古文字,是全书的主要部分,收现在认识的字3056个,以楷书为字头。下分4栏:商周时代甲骨文,商周时..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➀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书名。徐中舒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收录汉语古文字体1万余个,均从原件照片或原拓本摹取。依次列表分殷代、西周和春秋战国3栏排列,显示形体演变发展的历史。从中整理列出音义明确的甲骨文、金..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➀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字学专着。高明着。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全书2编,上编古文字学基础,5章:(1)汉字研究的历史梗概;(2)汉字的起源和发展;(3)汉字的古形;(4)汉字的古音;(5)汉字的古义。从理论上阐述古文字的形、音、义。下编..

古文字类编➀

古文字学➀

古文字学:文字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已经废弃不用的古代文字的学科。如西欧对“楔形文字”的研究等。中国通常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为古文字,所以考释甲、金、篆文,探讨其形体结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乃至考察它们与..

《商周古文字类纂》

《商周古文字类纂》:郭沫若着。文物出版社1991年7月影印版。252页。收录甲骨文、金文、古玺印文、石鼓文等古文字近2000字,按照《说文解字》部首及字序编排。每字先列楷书字头,下列古文字字形。每个字形下注明所出自器物..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语言)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语言):古文字学书。高明着。上下编。八章。上编为古文字学基础,系统论述汉字研究的历史梗概,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古形、古音、古义。下篇为古文字专题。具体论述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综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