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韵》名义说(语言)

《广韵》名义说(语言):

音韵学说之一。

陆法言《切韵》问世以后,以其体系完整和具有代表性,深得时人欢迎;加之唐代盛行诗赋,悬科取士,亦以此书为准,故《切韵》广为流传。传写既多,名称部目就不能尽同,流布既广,修订补充者就纷纷而起,因此当时所传《切韵》,有各种抄本和增补本,其名称有“切韵”、“唐韵”、“广韵”、“广切韵”、“唐广韵”“广唐韵”等等。王国维认为,这些书乃“因法言《切韵》而广之,故亦名‘广切韵’,略之则或称‘切韵’,或称‘广韵’。”

为您推荐

广韵研究

出版时间:1992-11 广韵研究 : 中国音韵学著作。张世禄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张世禄(1902—),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字福崇,浙江省浦江县人,东南大学毕业。历任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等校教授,现任..

翻译名义集➀

翻译名义集:佛教词书。7卷64篇。宋平江(今江苏苏州)景德寺僧法云(1088-1158)编。各篇先列总论,叙述大意,次出音释梵文,举出异译、出处、解释。共收音译梵文2040余条。所据资料,除经论外,还旁采音义、注疏以及世书经史等;引用..

广韵➀

广韵:韵书。全称《大宋重修广韵》。5卷。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至四年(1008-1011),丘雍、陈彭年等奉诏参照唐代诸家《切韵》修订增广而成。除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外,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最早的韵书。全书共收26194字,注文1916..

《广韵》

《广韵》独用同用表(语言)

《广韵》独用同用表(语言):全称《考定〈广韵〉独用同用四声表》。清代戴震作。《广韵》二百零六韵的四声相配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由于四声的韵数不一,故其四声相配的情况不易分辨出来。尽管《韵镜》、《七音略》对此已有分..

《广韵》韵类(语言)

《广韵》韵类(语言):系联《广韵》反切下字所得字类。《广韵》反切下字共有一千五百余字。清代陈澧用“反切系联法”,得《广韵》韵类三百十一类。计平声九十类,上声八十类,去声八十八类,入声五十三类。钱玄同认为《广韵》有..

《广韵》声类(语言)

《广韵》声类(语言):系联《广韵》反切上字所得的字类。《广韵》反切上字共有四百余字,清代陈澧用“反切系联法”得《广韵》声类四十。此四十声类与三十六字母相比较,其不同者,为字母中之“照”、“穿”、“床”、“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