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原则

对立原则:即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如果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那么它们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
如:汉语普通话[-an]这个语音环境,如果分别用[t][t’][n][l]来替换,可以得到[tan](单)、[t’an](贪)、[nan](难)、[lan](蓝)这样不同的语音形式,这就说明[t][t’][n][l]具有辨义功能,出于对立关系中,应定为不同的音位。

为您推荐

逐级对立(语言)

逐级对立(语言):也叫“等级对立”。同“均等对立”相对。特鲁别茨科依所提术语。双方依同一特征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对立。如元音/i/-/e/、/e/-/ε/、/ε/-/a/,是开口度的大小程度不同而形成的逐级对立。逐级对立的一方如果是某..

部分对立(语言)

部分对立(语言):也叫“对应对立”、“平行对立”。同“孤立对立”相对。特鲁别茨科依所提术语。在一个语音系统中,如果一组对立双方之间的关系与另一组或多组对立双方之间的关系相同,这组对立就是部分对立。部分对立既可..

有无对立(语言)

有无对立(语言):也叫“否定对立”。同“均等对立”相对。特鲁别茨科依所提术语。指对立双方中一方所具有的特征,另一方没有,即双方以有无某一特征而对立。如普通话的/m/-/p/(鼻音和非鼻音)、/y/-/l/(圆唇和非圆唇)等都是有无对立..

孤立对立(语言)

对立(语言)

对立(语言):区别特征理论基本概念之一。区别特征理论的创始人雅可布逊把语音的*偶值特征分为两类:对立和*对比。两个语音单元只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余都相同的是对立。如普通话”报”/pau/和”炮”/p'au/的语音区别是辅音[p]和[p'..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各个不同方面的表现,只有从它那里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和说明。对立统一..

“二元对立”与“三角模型”(语言)

“二元对立”与“三角模型”(语言):布拉格结构语言学派雅各布逊(R.Jakobson)在分析音位系统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他提出了”语音学普遍性”原则和”区别性特征”理论,认为所有语言的音位系统的基础都表现为聚集音(C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