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馥①
桂馥(1736—1805):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云南永平县知县。清代文字训诂学家,尤善《说文》,时与段玉裁齐名,著有《说文解字义证》、《札朴》、《缪篆分韵》等。
释名:训诂书。东汉刘熙撰。八卷共二十七篇。体例仿《尔雅》,用声训,以音同或音近之字相训释。是一部专门解释词的语源义和同源关系的词典。其声训保存了大量汉代的语音资料,对于后代“因声求义”、“音近义通”方法的出现..
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近代音韵训诂学家。早年留学日本,曾师事章炳麟,擅长音韵训诂,世称章黄。兼精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等校教授。著有《音略》、《声韵通例》、《集..
广雅疏证:训诂书。清王念孙撰。二十卷。广集汉以前古训,尤善以古音求古义,触类旁通,多所发明。《广雅》素无善本,又旁考诸书,订讹补缺,校勘甚为精确,在训诂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是研究汉语词汇发展史的重要参考著作。..
守温:唐末和尚,音韵学家,身世及事迹不可考。仿梵文创制30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蓝本。今敦煌所出唐人写本中有守温关于音韵学方面的残卷,中有“三十字母”及“四等轻重例”,为汉语“字母”及等韵学的创始人。..
吴棫(约1100—1154):字才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814音韵训诂学家。宣和进士,官泉州通判,于音韵训诂造诣颇深,为朱熹所称赞。撰《韵补》,首倡古音通转之说。又著有《诗补音》、《字学补韵》、《楚辞释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