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兴

出版时间:1989-10

王文兴 : 小说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58年于台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是白先勇的同学。在大学时期即从事创作。1960年3月他和白先勇、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他曾负责该杂志早期的编辑事务,他的大多数作品也发表在该杂志上。1962年他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即赴美,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从事创作研究。1963年获艺术硕士学位,即回台湾,在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和外文系任教。1977年8月台湾爆发了一场乡土文学的论争,王文兴对台湾乡土文学持否定的态度。他在《联合报》发表的吴潜诚写的 《访王文兴谈文学的社会功能与艺术价值》 一文中,阐述他的看法。1978年初在台北耕萃文教院主办了由王文兴负责答辩的 《乡土文学的功与过》的演讲会,会上他再次重复他否定乡土文学的观点。王文兴还于1978年2月在《夏潮》第2、3期上发表了《乡土文学的功与过》一文,指责乡土文学存在四大缺点,又一次对乡土文学加以否定。王文兴作品不多,主要有 《龙天楼》(1967年文星书店》、《玩具手枪》(1970年志文出版社)、《家变》(1973年环宇出版社) 、《十五篇小说》 (1979年洪范书店)等。他经营了多年的长篇小说 《背海的人》,在1980年第5至7期《中外文学》上连载,1980年由洪范书店出版。王文兴的 《家变》主要是描写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庭关系的破坏。儿子小时候很尊重、敬爱父亲,但长大后,读了大学,当了历史系的助教,就瞧不起父母,在父亲生日那天甚至把父亲赶出了家门,以老父的出走来实现改变现实的企图。台湾一些评论文章认为,作者在艺术上追求所谓 “文字要创新”,因而一些句子常常颠过来倒过去的写,显得难懂、古怪,称它是“台湾一大奇书”。但有些人认为这种评论欠公正,《家变》的文字还是极其明净流利的。这部作品于1963年3月在 《中外文学》上连载完毕以后,在 《文季》等刊物上立刻引起了激烈而广泛的争论。《背海的人》主要描写一个逃避追捕的赌徒在一个僻远的渔港的生活及其看到的种种社会现象。这部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对表达形式的探索,通篇用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的描写来表达故事内容,文字上刻意“标新立异”。他的作品和文章,经常成为台湾文艺界讨论的话题。







为您推荐

王白渊

出版时间:1989-10 王白渊 : 作家。台湾彰化二水镇惠民村人。16岁那年曾进入台湾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不久即往东京,入美术科系研读。1931年3月25日,在日本东京的台湾文艺爱好者,在强烈的民族意识下,决定组织文化..

王聿均

出版时间:1989-10 王聿均 : 作家。笔名有谛谛、燕然、鲁民等,山东费县人。早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曾任青岛《民言报》艺文周刊等主编。1938年开始文学创作,在武汉、青岛等地各报副刊发表作品。1949年去台湾,..

王映湘

出版时间:1989-10 王映湘 : 小说家。笔名司马空。云南河西人。早年毕业于测量学校大学部制图系。历任科员、工程官、课长、主编、总编辑、大学教员等职,并曾主编《制图月刊》、《测量工程学术季刊》。他在工余..

王昶雄

王绍清

出版时间:1989-10 王绍清 : 剧作家。笔名有文祥、克坚、高风等。四川铜梁人。早年就读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获教育学士学位。后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三四十年代曾主编广州《万人杂志》、重..

王临泰

出版时间:1989-10 王临泰 : 小说家。笔名有柳青、苏文、司马定、王至宽、宋念祖、王嘉、雁朋、陈亮等。江苏铜山(今徐州)人。早年毕业于英士大学政治系。曾任江苏省政府秘书、科长。1949年后,任舟山防卫司令部..

王牧之

出版时间:1989-10 王牧之 : 作家。原名王振荃。浙江义烏人。早年入伍。政工干校初级班毕业后,历任士官、士官长、干事、代连指导员等。曾任《高雄智慧》杂志、《革命军报》、《陆军忠诚报》、《今日高县》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