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拓

出版时间:1989-10

王拓 : 原名王絃久。生于台湾基隆市郊外八斗子渔村。家里以捕鱼为生。1979年12月10日因“高雄事件”被捕,被捕前任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讲师。据作者自称,他家是从大陆迁到台湾的,到他父亲是第五代,以捕鱼为生。少年时代的作者,家境异常贫苦,常常靠炒盐巴喝稀饭过日子; 每当台风天气,从破屋顶上漏下的雨,使全家人无栖身之地,衣被全给打湿;他经常到附近的工厂去捡破烂,以换取几个钱交给母亲维持一家几口的生活; 他的很多亲人都死于海难。少年时代的贫困生活,对作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拓从事创作的时间不长,1970年9月在《纯文学》42期上发表的《吊人树》,是他的处女作。1973年11月 《文学》 2期发表了《炸》,渐渐步入成熟阶段。1975年8月在《幼狮文艺》260期上发表的 《金水婶》,确立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作者前后共发表了14篇短篇小说,1976年8月由台湾香草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金水婶》是他结集的第一本小说,1977年10月再版。《望君早归》是他结集的第二本小说,1977年9月由台湾远景出版社出版,1977年11月再版。此外还有文学评论集《张爱玲与宋江》、《街巷鼓声》等。就王拓的作品的题材和内容来看,可分为三大类:一、引起他较早注意的是青年的恋爱婚姻问题和知识分子的问题。他的许多作品,如《吊人树》、《坟地钟声》、《祭》、《一个年轻的乡下医生》、《一个年轻的中学教员》等,都有力的抨击了旧的封建婚姻制度和台湾教育界的腐败,为我们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在这类作品中,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的是《一个年轻的乡下医生》。二、以他的家乡八斗子为背景,描写台湾农村的生活。如他的《海葬》、《炸》、《金水婶》、《妹妹,你在哪里?》,就非常清晰的反映了在外资侵入下台湾农村破产的过程。在描写台湾农村生活的作品中,《金水婶》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三、70年代后半期,王拓开始从描写台湾农村生活逐步扩展到描写城市工人和资产阶级的生活,如《春牛图》、《奖金二千元》、《车站》、《望君早归》等,就属于这类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作者在创作题材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说明作者的创作视野越来越大,反映的生活面越来越广。1977年8月,台湾爆发了乡土文学论战,从官方,非官方点名或未点名的文章来看,围绕的重心大半不是乡土文学本身,而是针对平时喜欢写评论的尉天骢、王拓、陈映真等作家。王拓和陈映真等不甘示弱,奋起抗争,王拓的《是‘现实主义’ 文学,不是‘乡土文学’》和陈映真的《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两篇文章都是乡土文学的定向文字。王拓在该文中对“乡土文学”下了一个定义,并作了高度的评价。他理直气壮地指出:时下所谓的“乡土文学”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对“乡土文学”的攻击和污蔑是错误的。王拓是70年代以后新崛起的中青年作家。他出身贫困,亲身感受到渔村先辈们所遭到的不幸和深重的苦难生活,因而使他的创作具有比较深厚的现实基础和群众基础。正当王拓的创作步入成熟期,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的时候,在1979年12月的“高雄事件”中不幸被捕了。为保释和营救他们,旅美的台湾作家白先勇、聂华苓、陈若曦等13人,于1979年12月18日两次抗议台湾当局。王拓现已释放,并访问了中国大陆。







为您推荐

王映湘

出版时间:1989-10 王映湘 : 小说家。笔名司马空。云南河西人。早年毕业于测量学校大学部制图系。历任科员、工程官、课长、主编、总编辑、大学教员等职,并曾主编《制图月刊》、《测量工程学术季刊》。他在工余..

王昶雄

出版时间:1989-10 王昶雄 : 作家。原名王荣生。台湾淡水镇人。1923年就读于淡水公学校。小时因父母奔赴于大陆泉州、福州、厦门等地,主要由外祖母抚育长大。1932年负笈东瀛,入郁文馆中学,毕业后进入日本大学文..

王绍清

出版时间:1989-10 王绍清 : 剧作家。笔名有文祥、克坚、高风等。四川铜梁人。早年就读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获教育学士学位。后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三四十年代曾主编广州《万人杂志》、重..

王临泰

王牧之

出版时间:1989-10 王牧之 : 作家。原名王振荃。浙江义烏人。早年入伍。政工干校初级班毕业后,历任士官、士官长、干事、代连指导员等。曾任《高雄智慧》杂志、《革命军报》、《陆军忠诚报》、《今日高县》月刊..

王明书

出版时间:1989-10 王明书 : 女散文家。福建林森人。笔名有锦书、德容等。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夜间部。历任教员、编辑等职。1956年开始散文创作,在台湾中央日报副刊发表作品,并曾在《中华日报》家庭开辟“窗前晨..

王诗琅

出版时间:1989-10 王诗琅 : 诗人。笔名有王锦江、王一刚、嗣郎、荣峰等。台湾省台北市人。7岁入私塾,10岁入台湾总督府师范学校附属公学校,开始学习日文。十二三岁开始阅读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