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铮 : 女作家。河北深泽人。她在北京贝满女子中学读完初中后即往台湾。1954年,她在中学毕业后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55年,她在美国进贝勒学院继续读英国文学,至1958年毕业。1959年结婚,连续生两个孩子。1965年,她在芭城史丹福大学教中文,也担任台湾《中央日报》驻美特约记者。她在美国旧金山芭城因长期精神苦闷无法解脱而自尽,时30岁。旅美著名作家於梨华曾作《吊吉铮》一文,对作者的思想生活有细致描写,并对死者表示了沉痛的哀悼。吉铮的著作有;长篇小说《海那边》 (1967年纯文学出版社)、《拾乡》 (1967年皇冠出版社),短篇小说集《孤云》(1967年文星书店)等。台湾批评家隐地说:吉铮、孟丝、於梨华是60年代“留学生文学”的三位代表人。海外华人的苦闷徬徨、迷惘和成就,经由她们的笔端,传达出来……读她(吉铮)的书除了可以享受到一般看小说的乐趣——为故事的曲折而吸引,因人物的生动而共鸣,被背景的真实而感动之外,她更写了苦乐的意义,有与无的哲学观等等。(《作家与书的故事》)。
出版时间:1989-10 朱沉冬 : 诗人。原名又作朱辰东。笔名有杜笛、朱品等。江苏南通人。早年毕业于江苏省社教学院。后任教员、编辑。主编过《诗与音乐》、《艺术季刊》、《山水诗刊》、台湾《新闻报·乐艺》、《..
出版时间:1989-10 朱西宁 : 作家。山东临朐人。青少年时期是在抗日战争中渡过,11岁便开始了流亡生活,浪迹于苏北、皖东、南京、上海等地,断断续续的读书和工作。抗战胜利后,进入杭州国立艺专。后投笔从戎。1946..
出版时间:1985-10 彼得拉克 : 弗朗齐斯科·彼得拉克,意大利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先驱之一。生于公证人家庭。长期漫游欧洲其它国家,搜集研究古希腊、罗马作品,首先提出 “人学”与“神学”对立, 反对..
出版时间:1985-10 薄加丘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著名作家。生于商人家庭。他曾跟随父亲经过商,又学过法律。在政治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共和政权一边,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同贵族勾结的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他参加了..
出版时间:1985-10 乔叟 : 中世纪英国的杰出诗人。生于伦教酒商家庭; 祖父与父亲都是酒商,家庭比较富裕,向与皇家有来往。乔叟当过廷臣、关税督察、法官和议员,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乔叟的早期创作明显受到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