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 : 古乐府琴曲词。胡笳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象笛子。胡笳曲本来用胡笳伴奏,大约从蔡琰开始,改编为琴曲; 唐肃宗时的董廷兰就用琴伴奏过蔡琰的《胡笳十八拍》。本篇就是这个琴曲的词。共十八章,一章为一拍,故名。最早见于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和朱熹编的《楚辞后语》。关于作者,上两书都认为是蔡琰; 但又有不少人认为是伪托,至今尚无定论。这是一首约一百六十句的抒情诗。诗从汉朝政权的垮台写起,然后着重写蔡琰的坎坷遭遇: 在军阀混战中为胡人所掳,在胡地过着屈辱生活,迫切希望回到家乡。后来汉使把她赎回,这是她高兴的,但她又为抛弃两个孩子而悲愁。在无比矛盾中,她回到了汉朝。诗中感情如波涛翻滚,不可遏止,蔡琰的哀怨和愤怒,洋溢在字里行间。读者由此可以看到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和蔡琰心灵的颤动。
胡笳十八拍
出版时间:1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