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出版时间:1985-10

桃花源记 : 晋代陶渊明的散文。作者写过一首《桃花源诗》,本文是诗前的小记,相当于诗的序言。写作时间,有人定在宋武帝永初二年 (421) ,当时作者五十七岁。据陈寅恪考证,其中写的事是有现实生活作依据的。文中先叙述了晋代太元 (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年间,打鱼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和沿途所见景色; 然后描述了桃花源里的风光和那里人们的生活情况,又写了打鱼人和那里的人们的谈话和他们对他的热情招待; 最后写打鱼人出来后,再也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了,别人也没有找到。作者身处黑暗时代,幻想出现一个世外桃源,即清人邱嘉穗所说的 “于污浊世界中另辟一天地” (《东山草堂陶诗笺》)。这个“天地”,没有君臣,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食其力,和平安定。这种社会理想的产生,当然与作者羡慕“羲皇古道”有关,但更重要的在于当时人民逃避战乱的现实和他自身的生活体验。这种理想,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表现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它本身并不反映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而是一种幻想。作者指出,渔人再去桃花源时,“不复得路”,也就是没有再找到路; 南阳隐士刘子骥打算去找,也没有结果。可见,作者也不一定认为它能够变成现实。文章简练,只用了三百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还交代了发现的经过和后来再找不到的情形。《桃花源诗并记》对后代文学也有不小的影响。唐代王维的《桃源行》、刘禹锡的《游桃源诗一百韵》、韩愈的《桃源图》、宋代王安石的《桃源行》和清代金人瑞的《桃源行》等,都是在陶渊明作品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







为您推荐

《桃花扇》

《桃花扇》 : 清传奇剧本。孔尚任作。是一部取材于真人真事、接近于历史原貌的历史剧。写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避乱南京,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识,并订立婚约。曾依附阉党魏忠贤的阮大铖为开脱恶名,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