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 : 诗文辞赋选集。南北朝萧统编。萧统谥昭明,因而又称《昭明文选》。书中选录了从周朝到梁普通七年 (526) 以前七、八百年间一百二十九位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诗文辞赋七百四十多首。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牋、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三十八类。赋、诗等类又按内容性质分为若干种。各种文体的主要代表作大体具备,各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作家(如屈原、司马迁、班固、张衡、曹氏父子等) 的作品都有选录。有的作品,赖它才得以保存。其中没有选经书、诸子和记事传记,史书也只选序、论和述赞。选录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就是说,作品的题材要经过作者深刻的艺术构思,意义要用华美的辞藻表现出来。因此,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占的比重大; 诗歌也着重选录对偶严谨的,而对陶渊明的作品和乐府诗则重视不够。在唐以后,研究《文选》的人不少,形成了一门学问,叫“文选学”。注本以唐代显庆年间李善的注本影响最大。全书分为六十卷,引书一千六百八十九种,资料颇为丰富,是集前人研究成果大成的著作。唐开元年间,吕延祚召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重新为《文选》作注,当时称为“五臣注”。南宋时又将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为一书,称为“六臣注”。清代朱珔的《文选集释》,也很有参考价值。中华书局曾先后影印了宋淳熙八年尤袤刻的李善注本和清代胡克家刻的李善注本
《文选序》 :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撰。萧统(501—531),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萧衍长子。天监元年(501)立为皇太子,未继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所编《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