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征士诔

出版时间:1985-10

陶征士诔 : 南北朝颜延之作。“征士”是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陶征士”指陶渊明。他在隐居时朝廷诏征他为著作郎,他称病不去,所以这样称他。据何法盛《晋中兴书》说,颜延之路过浔阳时,常在陶渊明家里饮酒,并从早上一直饮到晚上。陶死后,他写了这篇诔 (lěi磊) 。“诔”是古代的一种哀悼文章,用以表彰死者的功德,表达生者的悼念之情,有时也作为定谥的依据。作者在《序》中认为,古人非同一般的德行节操应当传之后世,因而他为精华隐没、芳流歇绝而惋惜。接着引出陶渊明,叙述了他坎坷贫困的一生。诔辞为四言韵语,赞颂了陶渊明蔑视名誉地位、孝敬父母、廉洁、坚定等品德和节操,称述了他的归隐生活和为人处世的态度,追述了作者和他的交往,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哀悼之情。







为您推荐

北山移文

出版时间:1985-10 北山移文 : 南北朝孔稚珪的散文。“北山” 即钟山,也就是今南京紫金山,因在齐京都北面而称“北山”。“移文”是一种文体,与檄文相似,述说自己的意思,晓喻或批评别人。五臣注《文选》里吕向说..

过始宁墅

出版时间:1985-10 过始宁墅 : 南北朝时谢灵运的五言诗。始宁墅是谢灵运在始宁县的庄园,又名西庄。他调任永嘉太守时,去过那里。诗先写自己的变化和感慨,说自己少年时正直不阿,后被世俗陶染而多年违志,因而深惭..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出版时间:1985-10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 古代民间传说。发生在东晋年间,唐代就有记载。唐中宗时,梁载言在《十道四番志》里已提到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墓。唐代张读的《宣室志》有较详细的记载,说英台是上虞祝姓..

文选

与陈伯之书

出版时间:1985-10 与陈伯之书 : 南北朝丘迟写的一封信。受信人陈伯之,济阴睢陵(今江苏睢宁县)人。梁时任江州刺史。天监元年 (502) ,叛降北魏,官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平南将军。天监四年,梁武帝派临..

回乡偶书

出版时间:1985-10 回乡偶书 : 唐代贺知章的七言绝句。天宝三年 (744) ,作者辞官回到故乡,当时他已经八十五岁。回到故乡后,偶然写了两首诗,名为《回乡偶书》。第一首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

木兰诗

出版时间:1985-10 木兰诗 : 北朝乐府民歌。题又作《木兰辞》。南朝陈智匠辑《古今乐录》最早著录,但此书已经亡佚。《乐府诗集》收入《梁鼓角横吹曲》的《木兰诗》有两首。第二首是唐代韦元甫的续作,重复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