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 宋代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即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城门楼,高三层,面临洞庭湖。唐代开元四年 (716)建成。宋代庆历六年 (1046) 春,降职为巴陵郡(治所在今岳阳) 太守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竣工,并请当时任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 刺史的友人范仲淹为岳阳楼写一篇记。范仲淹写这篇文章,自然是由于友人约请,同时也为借此劝勉友人。文中先说明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接着描述了洞庭湖的万千气象。然后发表议论: 作者认为,被贬谪的人多在那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后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接着分别写了两种情景和由它引起的各种人的不同心情: 一种是阴雨连绵、风狂浪大、樯倒浆断、虎啸猿啼的时候,这时登楼的人,就会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悲伤;另一种是春光明媚、碧波万顷、鸥翔鱼游、岸草青葱,或皓月千里,波光粼粼的时候,这时登楼的人,就会心旷神恰,喜气洋洋。最后写作者的快乐观,他认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情,和上述两种人不同:他们不因某种事物而欢喜,也不因自己的失意而伤悲,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说在普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普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摆脱个人得失,以国家前途为重,这是作者一生的追求,也是他对好友的鼓励。它也激励后代仁人志士奋发向上。这篇文章把写景和议论结合了起来,把散文和骈文结合了起来,文笔生动优美,节奏鲜明,又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全文虽然不过三百六十个字,却颇享盛名。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七言绝句。黄庭坚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赦归,由江陵返回江西老家的途中,经湖南岳阳,冒雨登岳阳楼赋诗二首。第一首主要是抒情,写长期流放外地脱险归来的欣奋之情。首句“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
《岳阳楼记》:散文。宋范仲淹作。这篇文章是作者应好友滕子京之邀,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 1006 年)作。此时,作者因主张变法而遭到保守派诬陷,被贬官邓州。滕子京也被贬,二人在政治上很不得志。这篇文章通过对洞庭湖景物变化..
《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由夔州(今四川奉节)出峡,欲作荆楚之游,是年冬,至岳州(今湖南岳阳市),登岳阳楼览胜时所作。诗人赞美了洞庭湖的伟丽壮阔,感叹个人飘零孤独,怀才不遇的悲哀,表达诗人孤凄寂寥、气荡..
《岳阳晚报》 : 中共岳阳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86年8月6日,四开四版。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8。社长兼总编: 李放荪。主要栏目有女性天地、社会写真、热点透视、企业天地、法制园地、新农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