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郴州旅舍 : 宋代秦观的词。词牌《踏莎行》 ,双调。上、下片各五句,共五十八字。第二、三、五句押仄声韵。《郴州旅舍》是题目。郴 (chēn嗔)州,在今湖南省,治所在今郴州市。由于新旧党争,作者在绍圣四年(1097)被贬于郴州,在郴州旅馆里写了这首词。原词是: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桃源,即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世外乐园。《桃花源记》里说在武陵,即今湖南桃园。杜鹃,鸟名,据说它的叫声象“不如归去”,因而容易引起旅人的归思。驿寄梅花,南朝宋时,陆凯从江南寄梅花和诗给北方的友人范哗。诗中说: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 (yì义) 使,古代传递公文的人。鱼传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指书信。素,白色的生绢,古人用它写信。砌,堆积。郴江,源出郴州东面的黄岑山,北流入湘江支流耒水。为谁,为什么。潇湘,湘江的别名。这首词是说,雾使楼台看不见了,月光朦胧,使人辨不清渡口在哪里,桃花源望不到也无处寻找。哪里能忍受旅馆里的春寒,而且在杜鹃凄厉的叫声里和夕阳西下的时候。朋友寄赠的东西,远处来的书信,增添了自己无穷的离恨。郴江本来绕着郴州的山奔流,为什么又向湘江流去? 其中流露的作者的心情是孤寂、愁苦、迷乱的,对被贬是怨恨的。这首词得到苏轼等的赞赏。
出版时间:1985-10 观大散关图有感 : 宋代陆游的诗。原诗是: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坡陁咸阳城,秦汉之故都。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
出版时间:1985-10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宋代辛弃疾词。《西江月》 为词牌名。黄沙,指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之西。这首词,写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他对于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原词是: “明月别枝..
出版时间:1985-10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 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词。《破阵子》是词牌名。这首词是寄给陈同甫的“壮词” ,寓有激励鼓舞的意思。“同甫”是陈亮的字。他是辛的知交。原词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
出版时间:1985-10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痷 : 宋代辛弃疾为赵介庵祝寿而写的一首词。赵介庵是宣祖皇帝第八代孙,当时任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故称赵漕。词的全文是: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
出版时间:1985-10 书愤 : 宋代陆游的七言律诗。写于崇熙十三年 (1186) 。当时作者六十一岁,在家乡山阴闲居。书愤,就是写自己心中的愤慨。当时,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已被金人占领,而南宋小朝廷却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