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 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中国戏曲的形成时期在唐宋时代。唐有参军戏。北宋时形成的杂剧和后来的金院本,是戏曲的雏形。南宋时温州一带产生的戏文,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的最早的成熟形式。元杂剧则更成熟而且完整,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戏曲作家、作品和艺人,在中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明清两代又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形成了传奇,也产生了以昆腔、京剧为代表的各种地方剧种。戏曲剧本一般都有唱词和说白,分 “折” 或“出”,现代戏曲则多分“幕”或“场”。剧中人物分别由生旦净丑等角色行当扮演,表演上按脚色行当而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和唱、做、念、打的不同特点。富于舞蹈性,技术要求很高。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 、唱七字句或十字句为主的“板腔体”,或综合使用二者。根据1959年统计,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约三百六十余种。现在不仅有古代题材的古装戏,而且有反映现实的现代戏。
戏曲
出版时间:1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