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超现实主义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它的影响遍及许多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和非洲。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法国作家布勒东是超现实主义的领袖和理论家,1924年他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在他周围有艾吕雅、阿拉贡、苏波等许多作家,形成一股声势不小的潮流。二十年代是超现实主义兴盛的时期,三十年代以后超现实主义阵营产生了分裂,进行了新的组合。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超现实主义把弗洛依德的理论直接搬用到文学创作中,提出了自已的新观点。它认为,文学艺术要在人的复杂性后面发现它的统一;现实的表面不足以反映现实本身;超于现实之上存在着“某种组合形式”,这种形式至今为人们所忽略,但它却能达到事物的本质。这种形式之一是潜意识,另一种就是梦。超现实主义认为潜意识反映了人的灵魂和世界的内在秘密,表达了潜意识,才能达到人对自我的完全意识,才能解释现实世界的动因。没有任何一个领域比梦境更丰富,梦把人秘而不宣的东西完全暴露出来,既显示了过去和现在,也预知着未来。超现实主义在艺术上还提出要注重幽默的手法,其作品具有对一切事物采取笑谑态度的特点,提出追求“神奇”、“奇特”的艺术效果,其创作富于各种不同的令人意料不到的形象比喻,但在很多场合下,由于比喻过于庞杂,想象过于离奇,又往往导致怪诞、晦涩和不可理解。超现实主义还提倡采用“自动写作”的方法,即把梦幻和一刹那间的潜意识记录下来,而不考虑文字之间的联系和美学效果。超现实主义者极端强调人的内在意识的主要性,反映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厌倦情绪。超现实主义并不局限于文学创作,它在绘画、电影、戏剧、建筑等领域也有很大的影响。







为您推荐

现实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现实主义 :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精确地描写现实。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实际运用,由来已久,但明确提出这个名称的,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出版时间:1985-10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 毛泽东同志于1958年提出的我国无产阶级文艺的创作方法。这一方法要求文艺工作者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艺术方法辩证地统一起来,以革命现实主义为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斯大林三十年代提出的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1934年在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正式确立。它要求作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理论

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理论 : 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关于小说创作的理论主张。批判现实主义以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采取揭露和批判的态度而著称。高尔基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本阶级的叛逆..

“现实主义深化”论

“现实主义深化”论 : 邵荃麟关于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一种理论主张。与写“中间人物”主张有关,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还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的理论。他认为,当代小说创作“..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 新时期新潮小说中一种样式。“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见于德国艺术批评家弗朗茨·罗1925年发表的研究后期现代派绘画的论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