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 : 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突出刻划人物的个性特征,强调情节的奇特与偶然,主张与客观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超越在现实之上,但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方色彩。各国文学艺术创作中自始就有浪漫主义倾向存在。中国古代的《诗经》中的一部分作品和明代的小说《西游记》,都具有这种倾向和特点,屈原、李白等是它的有代表性的诗人。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文艺上反对古典主义,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的反映,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有的在反映现实上,善用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来塑造形象,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是具有进步倾向的积极派,称为积极浪漫主义。也有逃避现实的消极派,称为消极浪漫主义,其作品反映了封建贵族对革命运动的反抗,其中有的甚至转向提倡返回中世纪,宣扬宗教神秘。
出版时间:1985-10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 毛泽东同志于1958年提出的我国无产阶级文艺的创作方法。这一方法要求文艺工作者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艺术方法辩证地统一起来,以革命现实主义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