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 :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列宁还把唯物主义发展路线称为 “德谟克利特路线”。德谟克利特在哲学上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无数的原子永远在无限的虚空中的各个方向运动着,相互冲击,形成旋涡,产生无数的世界。原子不可分割,无质的区别而只有大小、形状的差异。原子以不同秩序和位置结合起来,产生物体。灵魂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 。一切皆由必然性决定。物体投射出来的影像引起感觉,感觉是认识的来源,但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实在,而使人认识到万物皆由原子构成。在社会伦理观上,宣称幸福为人生的目的,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感官享乐而在于心神宁静,理性发达的人自然能达到幸福的境界。幸福不是神之所赐,神并不存在。人们关于神的观念主要是由于自然界的变异现象(如迅雷、闪电、日食、月食等)所引起的。在政治上,德谟克利特属于奴隶主民主派,强调“在一种民主制度下过贫穷生活,也比在帝王统治下享受所谓幸福好些,就象自由比奴役好些一样。”著作相传共五十二种,现仅存极少数断片。据说他还写过《节奏与和谐》、《论音乐》、《论诗的美》等美学著作,可惜已全部失传了。
出版时间:1985-10 阿里斯托芬 : 著名的古希腊喜剧家。他生在雅典的农村,继承了父亲留下的一块不大的土地。他所处的时代,是雅典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时代。公元前431年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及其后果..
出版时间:1985-10 柏拉图 : 古希腊唯心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出身奴隶主贵族,早年从苏格拉底求学,苏格拉底死后,他曾游历南意大利、埃及等地,回雅典后建立学院讲学。保存下来的作品约有四十种,以《理想国》最为..
出版时间:1985-10 普洛丁 : 新柏拉图学派的领袖,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的始祖,是站在古代和中世纪交界线上的一位思想家。生在埃及,四十多岁到罗马,讲学二十余年,一直到死。他的著作后来由他的学生编辑成书,统名为..
出版时间:1985-10 但丁 : 意大利著名诗人,恩格斯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1892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他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早年参加新兴市民..
出版时间:1985-10 亚里斯多德 :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生在马其顿,父亲是御医。他早年学习医学和自然科学,二十一岁时到雅典跟柏拉图学哲学,后来兼任教师工作。这期间他写过《诗人篇》和《修辞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