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伊拉克文学 : 从13世纪开始,伊拉克一直处于外族统治之下,阿拉伯文化遭到严重摧残。19世纪中叶,阿拉伯世界出现复兴曙光,伊拉克的复兴稍迟于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等国。
伊拉克诗歌的复兴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在部分开明总督的扶持下,阿拉伯传统诗歌的各种类型逐渐恢复,出现了穆·侯布比,萨·泰米米,黑·哈利等诗人,以颂、悼、宗教体诗反映伊拉克生活的各个方面。偶有反抗奥斯曼统治、号召革命之声。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拉克进入觉醒和民族革命的时代,宰哈维、卡济米、鲁萨菲等享誉阿拉伯世界的诗人站在民族解放的前列,宣传科学进步,号召民族团结,针砭时弊,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他们不仅革新了诗歌内容,而且在语言和音韵上也有所创新,一扫过去绮丽、奢华的风气,代之以清新、平易、简朴的风格,宰哈维、鲁萨菲还提倡多韵诗并试写散文诗,推动了阿拉伯传统诗的革新。继他们之后,杰瓦希里成为新古典派的代表。
二次大战以后,在反帝爱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受英美诗歌的影响,大胆创新。塞亚布和梅拉依卡在1947年率先写出自由体诗。梅拉依卡还写出《现代诗歌问题》从理论上阐述新诗的产生。自由体诗很快在伊拉克和阿拉伯各国推广。此后,白雅帖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经验,成为当代享誉世界的诗人。
伊拉克现代小说始于“梦幻故事”。这类作品以梦的形式表达知识分子复兴国家的主张和愿望,具有说教劝诫的口吻和神话色彩。代表作为阿·艾敏的《伊拉克如何进步?》。1918年苏莱曼·费兑的《醒世故事》已从梦幻转向现实。20年代的小说以写反封建、妇女解放的题材居多。1928年麦·艾·赛义德的小说《杰拉勒·哈立德》的问世标志着伊拉克小说走向成熟和繁荣。他与阿·哈·法兑拉、萨·达尔维什、安·萨乌尔、祖·努·阿尤布等奠定了伊拉克小说现实主义的基础,他们针砭时弊,把文学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紧紧相连。
二次大战后,伊拉克社会更加开放,作家有更多机会涉猎世界文学。青年作家麦·努里、符·泰克利里首先将意识流引进伊拉克小说,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力。1958年伊拉克独立后取消对作家的种种限制,作家以极大热情创作出一批反映独立前后生活的作品。
60年代伊拉克小说经历了一场形式革命。以马·鲁巴依为首的一代作家大量吸收西方小说的艺术技巧,冲破传统写作模式,表现动荡变革中人的焦燥与不安。这一时期,长篇小说也有长足进步。费尔曼的《椰枣树和邻居》,阿·里·迈特莱比的《干渴的人们》,阿·迪巴额的《小巷的喧闹》在广阔的背景下描写了工农大众的生活与斗争。鲁巴依的《黥墨》 (1972),阿·迦西姆的《战士》 (1976)则表现了伊拉克革命者在政治斗争中的沉沦。







为您推荐

印度梵语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梵语文学 : 梵语通行于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作为印度古代的文学语言兴盛了两千多年,自公元前15世纪左右到公元后12世纪左右,用梵语创作的文学作品非常丰富。10世纪以后,..

印度俗语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俗语文学 : 俗语是对雅语——梵语而言,较梵语通俗的语言。其流行时间是公元前几世纪到公元后1000多年,流行地区是印度北部。俗语不是一种统一的语言,而是一些语言和方言的统称。俗语的文..

印度尼西亚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尼西亚文学 : 印度尼西亚古代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但不见于文字,流传至今的多为神话传说动物故事和咒辞歌谣。其中以表现抑强扶弱思想的动物故事《小鼷鹿的故事》流传最广。最原始的诗..

原爆文学

越南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越南文学 : 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10世纪,越南为中国统治时期。这期间只有口头文学,尚未发现有书面文学。 公元939年,越南建立第一个王朝——吴朝,一切建制仍仿效中国。1009年建李朝,规定汉字..

民间文学

出版时间:1985-10 民间文学 : 指旧社会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劳动人民所创作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文学作品。其特点是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加工、修改、丰富,所以也叫人民口头创作。民间文学中绝大..

文学

出版时间:1985-10 文学 : 以语言为手段构成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起源于劳动,但也不能忽视其它社会因素对文学起源的影响,它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