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达亚 : 缅甸作家,原名貌登伦,曼德勒人,在仰光大学和曼德勒大学学习时期,参加进步学生组织。1954年因参加学运遭当局逮捕。1955年6月在《秀玛瓦》杂志发表了反映一青年因受西方电影的毒害而走向堕落的短篇小说《早谢的枝叶》,从此进入缅甸文坛。之后,曾在《秀玛瓦》杂志和《纲领新闻》刊物担任编辑。他是位勤奋耕耘的多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姐的虚荣》 (1959)、《飞鸟的傲气》 (1961)、《貌登伦的玛珊珊温》 (共4卷,1964—1965)、《站在路上哭》(获1969年缅甸民族文学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不回答,我还要说》 (1970)、《上面一半,下面一半》(1970)、《黑肤色女人的胜利》(1971)、《心跳有些快》 (1972—1973)、《不准哭,不准笑》 (1977),短篇小说集《愁思绵绵》(1957)、《容貌、颜色、影子》(1964)、《遇山凿洞,逢水搭桥》(1965)、《尽情地美吧! 》等。
出版时间:1992-12 貌廷 : 缅甸作家,新闻工作者,原名吴廷发,又名郑天发。下缅甸妙县拉帕达镇人。1926年进入仰光大学攻读医学,后转学文科。1932年毕业后,在政府部门工作。曾任缅文《仰光报》总编辑、缅甸文学工..
出版时间:1992-12 没有亚当的夏娃 : 长篇小说。作者〔埃及〕 塔希尔·拉辛,发表于1933年《新月》月刊6、7月号上,1934年出单行本。小说的女主人公夏娃童年时死去了母亲,父亲另娶。她随外祖母生活在一个贫困、愚..
出版时间:1992-12 貌迎貌玛梅玛 : 中篇小说,作者〔缅甸〕詹姆斯拉觉,发表于1904年。故事描写缅甸青年貌迎貌,受养父临终前之托,将一封叛乱亲王的信捎回京城,因被其情敌出卖,在他与意中人玛梅玛举行婚礼时锒铛入..
出版时间:1992-12 梅·齐娅黛 : 黎巴嫩女作家,出身于黎巴嫩名门世家。生于巴勒斯坦的拿撒勒,曾在那里与贝鲁特的教会学校求学。后随父迁居埃及开罗,潜心研读阿拉伯与欧洲各国的文化与文学作品,通晓法、英、西、..
出版时间:1992-12 蒙古人民共和国现代文学 : 蒙古人民共和国现代文学起自1921年,这一年7月人民革命取得了胜利,此后,1924年成立了人民共和国。蒙古现代文学在习惯上分为两个时期: 巩固政权、实行民主改革时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