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若镛 : 18世纪朝鲜诗人、学者。字美镛、颂甫,号茶山、与犹堂。京畿道广州郡人。16岁开始钻研实学。28岁入仕途。1801年,在辛酉邪狱的检举旋风中被判处流放18年。1818年重获自由,回乡专心从事创作。他是实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实学派诗人。他一生创作诗歌2500多首。其作品有: 赞扬农民的纯朴、勤劳、智慧的《榆林晚步》; 描写农民悲惨的生活处境,痛斥封建官僚剥削的《奉旨廉察到积城村舍作》; 塑造了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农民群象,展现了一幅流浪图画的《饥民诗》。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搜刮民脂的《猎虎行》、《憎蚊》等。他的诗号召性强,长于比喻、对比和细节描写,极好地发掘了人民的口头创作。他历任艺文馆检阅、弘文馆修撰等官职。著有《与犹堂全集》503卷。他曾被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纪念。
出版时间:1992-12 东姆与狄欧 : 又译《冬貉》,长篇叙事诗,作者〔柬埔寨〕桑托沃哈·莫克,发表于1859年。1915年,诗人索姆将其改写成七言律诗。1942年,诗人韦波尔·努·冈又在原诗的基础上根据民间艺人的说唱改..
出版时间:1992-12 东明王篇 : 高丽时期五言长篇叙事汉诗。〔朝鲜〕李奎报,作于1194年。这首长诗共1390字,以《解慕漱神话》(即高句丽建国神话)为题材,详尽叙述了高句丽王国建国和发展的过程。作者不仅塑造了高..
出版时间:1992-12 洞中人 : 剧本。作者 [埃及] 陶菲格·哈基姆。发表于1933年,是作者哲理剧的代表作。取材于宗教传说七眠子的故事,据《古兰经》中“有人将说: ‘他们是三个,第四个是他们的狗” (《古兰经》18:..
出版时间:1992-12 读本 : 是对以图画为主的日本“草双纸”而言的一种以文字为主的通俗小说。自 “八文字屋本”衰落后,这种小说首先在“上方”(京都、大阪地方)兴起,约于宽政年 (1789—1801) 后,随着商业和文化..
出版时间:1992-12 短歌 : 又称“三十一文字”。日本“和歌”的一种歌体。由“5·7·5·7·7”的5句31音组成。前3句(5·7·5)称“上句”,后2句(7 ·7)称 “下句”。这种歌体早在“记纪歌谣”等古籍中已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