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 : 又称“三十一文字”。日本“和歌”的一种歌体。由“5·7·5·7·7”的5句31音组成。前3句(5·7·5)称“上句”,后2句(7 ·7)称 “下句”。这种歌体早在“记纪歌谣”等古籍中已有出现,在《万叶集》中则成为 “和歌”的主要形式。据统计,集中共收录 “短歌”4207首,约占总歌数的百分之九十二。至平安时代后,“长歌”等均已衰微,而“短歌”几乎成为“和歌”的唯一歌体。它较适宜于抒情、状物;用词简洁、含蓄、雅淡,重“序词”( “和歌”的一种修辞法,其职能与“枕词”相仿)、“双关语”等表现技巧。一般认为“短歌”有“万叶调”、“古今调”和“新古今调”三大风格。“万叶调”,又称 “五七调”,系指《万叶集》中的“短歌”风格,质朴浑厚、感情浓重。“古今调”,又称 “七五调”,系指《古今和歌集》中的“短歌”风格,节奏轻快,纤细优美。“新古今调”,系指《新古今和歌集》中的“短歌”风格,讲究“余情幽玄” (日本和歌的一种美学观念),带唯美的象征主义倾向。“短歌”是得到最广泛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至今为日本民族所喜爱。
出版时间:1992-12 断绝 : 小说。作者 〔越南〕 一零,1934年在“风化”报上发表,1935年正式出版。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阿鸾是一个有知识的新型女性,她心中早已爱上了一位名叫阿勇的青年,但迫于母亲的压力只好违心地..
出版时间:1992-12 敦洛布·纳姆达克 : 蒙古作家,南杭爱省塔拉克特县人。1926年赴德国学习,在这期间接触了欧洲的戏剧艺术,回国后开始演剧,继而又做导演,著名歌剧《三座山》最初就是由他导演的。纳姆达克1934年..
出版时间:1992-12 对驳诗 : 阿拉伯古代诗人相互吟诗舌战采用的一种诗歌形式: 甲诗人对乙诗人吟一首诗,内容往往是对自己或本部落的矜夸,或对乙诗人或其部落的讽刺、攻击,或二者兼而有之,乙诗人则须和诗与之相对..
出版时间:1992-12 多迈索 : 泰国女作家。出身王族。本名卜帕 ·宁曼赫明。她4岁时被一个王族亲戚收为义女,进入王宫生活,直到13岁从宫中搬出。这段生活使她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受到王宫贵族文化的熏陶。她毕业于..
出版时间:1992-12 尔敏·巴奈 : 印度尼西亚作家。生于苏门答腊打巴奴里。曾用笔名有阿·班吉、阿·马达、阿·吉瓦、阿·迪纳塔等。曾就读于雅加达荷印医科学校和泗水荷印医科学校。是印度尼西亚第一份全国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