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爱的少女 [奥地利]瓦尔特

出版时间:2009-12

我心爱的少女 [奥地利]瓦尔特 :  我心爱的少女,
愿天主时时赐你幸福!
我要是还能为你祷告什么,
我决不会有一点犹豫。
我还有什么话可讲,
除了说没有人比我更爱你?这真使我心儿忧伤。

 许多人都责怪我,说我,
现在要为寒微的少女歌唱。
要是他们能够想一想,
什么是爱情——就会默然不响。
爱情永不会使他们幸运:
他们爱的是财产和美貌,唉,这是一种什么爱情!

 憎恨常常和美貌住在一起,
不要太过草率地追求着美貌;
外表虽然能获得你的欢心,
可是温柔比美貌更加重要。
温柔才能使妇人变得美丽:
漂亮的外表值得使人们爱慕,人们还没有见过此事。

 我已忍受又忍受,
我还要忍受世人的非议:
你是美丽而且富足。
让他们随便议论,可是:
我心中只爱你一位,
我把你的玻璃戒指看得比贵妇人的金器还要珍贵。

 你要是忠实而不变心,
那我就用不着担忧:
因为你的轻浮放荡,
将会使我心里生愁。
如果你有违背的行为,
那我就永远不会占有你;唉,那样多么使我心碎!

(钱春绮译)


【赏析】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是列夫·托尔斯泰诸多关于爱的箴言当中最为质朴的一句。而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德早在13世纪就以一首《我心爱的少女》道出了爱情的真谛,同时简明扼要地表明了自己的爱情及幸福观。这在当时无疑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我心爱的少女》是诗人抗衡“高级爱情”、赞美朴素平凡的民间爱情的又一力作。在21世纪的今天读来仍然极富现实启示意义,不愧为人们追求爱情与幸福的行动指南。
全诗分为五节,每节六句,工整的形式与明白晓畅的语言交相辉映。全诗一气呵成,强烈的感情以及鲜明的观点抒发得酣畅淋漓,容不得半点质疑。与《菩提树下》少女自述的口吻不同,这首诗歌采用了男性的视角,直截了当地对心爱的少女吐露心声。诗歌发端便以“我心爱的少女,/愿天主时时赐你幸福”将读者引入探讨爱情与幸福的话题。男主人公想把天下所有美好的祝愿送给爱人,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他不是因为没有爱而闷闷不乐,却因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爱意而苦闷不堪,正是该节结尾处的“生愁”一词隐含了他心中爱的湍流的排山倒海之势。
接着诗人从反面阐述了世人对待爱情和幸福的态度,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随着一句“他们爱的是财产和美貌,唉,这是一种什么爱情”,诗人的不屑跃然纸上。于是,被世人视为爱情幸福两大基石的“财富和美貌”便成了诗人在下面两节中攻击鄙夷的对象。
第三节主要讨论美貌与爱情的关系,诗人循循善诱地指明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内在美的特性和重要性: 只有由爱生成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才配得上真正的爱。这一明确的点拨使看中“美貌”的谬论不攻自破。
第四节诗人直面财富问题,用“玻璃戒指”和“贵妇人的金器”两个通俗易懂的比喻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待财富的态度,以及他无视财富,大胆追求出身寒微女子的决心和气概。这一节的第一、二句中出现了三次“忍受”,可是诗人在这里所说的忍受绝对不是苟同或妥协,而是一种置若罔闻的不屑与洒脱。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最后,诗人从正面以“忠诚和坚贞”将全诗推向了高潮,与前两节的“财富和美貌”形成鲜明的对比。最令人叫绝的是诗人以“忧伤”开篇,又以“生愁”与“心碎”收尾。男主人公对少女强烈的爱使他不顾世人的冷嘲热讽而我行我素,但是这种爱又不是盲目的,它必须以“忠诚和坚贞”作为保障,否则他宁可选择放弃。一句“我就永远不会占有你”虽然无奈,却尽显一份追求真爱的执着,令人顿生敬佩。
总之,对于这首《我心爱的少女》的解读可以是多元的。它既是一份爱情的宣言,又是一篇充满斗志的辩词,字里行间渗透着寓教于诗的匠心。

(洪峥)







为您推荐

《少女的信》

《少女的信》:夏有志着。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版。17万字。收入少年小说14篇。其中有深刻揭示“代沟”现象的《儿子,你是谁》、对比两代少男少女早恋结局的《两代少年情》、描写农村姑娘过早卷入城市生活潮流的《从..

《少男少女进行曲》

《少男少女进行曲》:董宏猷着。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9月版。13万字。反映80年代中学生现实生活的中篇小说。春宁中学一个“差班”的班主任片面追求升学率,星期天也要求学生到校补课,学生们反感厌倦。他们成绩不好,可..

《啊,少男少女》

《啊,少男少女》:张成新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4月版。11万字。描写男女生之间因友情而引起风波的少年小说。初二学生陈志豪,学习好,严于律己。他是大班长,有时还协助校长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少女夏一倩随母亲从上海来..

《少女们》

《古莱什少女》

《古莱什少女》:[黎巴嫩]乔治·宰丹着。马木提·沙比提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维吾尔文版。10万字。伊斯兰宗教历史小说。以伊斯兰教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被杀、伊玛姆阿里继任哈里发为背景,通过古莱什族少女阿..

《少女西丽亚》

《少女西丽亚》:[芬兰]西兰帕着。黄道生译。漓江出版社1988年3月版。30万字。作者由于“成功地描写了农民生活、农民与大自然的关系,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美”而获193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本书收入他的长篇小说代表..

《少女日记》

《少女日记》:[德]安娜·弗兰克着。高年生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9年7月版。17万字。作者是德籍犹太女子,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随其父奥托·弗兰克流亡荷兰。荷兰被德国占领后,弗兰克一家四口和范丹一家三口及一位牙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