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一块石头上 [奥地利]瓦尔特

出版时间:2009-12

我坐在一块石头上 [奥地利]瓦尔特 : 我坐在一块石头上,
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
胳膊肘儿撑在腿上面,
下巴和半边脸
紧贴在手掌里。
我就这样冥想苦思:
怎样能在世界上生存。
我想不出有什么窍门,
能够获得三件至宝,
不会把任何一件丢掉。
前两件是名誉和财产,
二者常常互相摧残;
第三件是天主的恩宠,
这比前两件还要贵重。
我想把三者放进一个容器,
可惜却没有任何法子,
能把财产和俗世的名誉
以及天主的恩宠全都
一起纳入一个心中。
一切道路都阻塞不通,
不忠不义在暗中隐藏,
强权横行在大街之上,
和平和正义伤势危险,
这两者不恢复,三宝就难保安全。

(钱春绮译)


注释:
① 和平和正义: 这是德意志皇帝加冕时的誓言。

【赏析】
“德国近代是哲学家和诗人辈出的时代,而且,许多大诗人,如歌德、席勒、威·施莱格尔、诺瓦里斯、海涅,也都兼事哲学。”(周国平)哲学思想可以反映在诗中,诗可以用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哲学观。《我坐在一块石头上》就是一首很典型的政治格言诗。
瓦尔特生活的年代正是德国皇权与教权激烈争霸的年代。他1198年离开维也纳宫廷后,便立刻被社会上的这一政治纷争所吸引。就在那年夏天,他明确表示站在皇帝一边。作为一个诗人,他能如此旗帜鲜明地作出政治抉择,实属难能可贵。他在此后写的政治格言诗中严正申明,支持皇帝,反对教皇和他支持的诸侯割据。这一时期他写了大量形式简短、语言锋利、寓意深刻的政治格言诗。以诗歌为武器,宣传爱国思想,维护中央集权,揭露教皇削弱王权的阴谋,主张德国统一。他努力发挥诗歌的作用,创造了政治格言诗这种文学体裁,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我坐在一块石头上》一诗,就是抨击罗马教皇对德国内政的干涉,渴望德国实现统一之作。
诗的前五句,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思考者的形象: 他坐在石头上,思考着怎样才能在这世界上生存,怎样才能获得世间的三件至宝: 名誉、财产和上帝的恩宠。眼下的国家,因教皇支持诸侯割据,弄得一片混乱阻塞,到处是虚伪强暴、互相摧残,不忠不义暗藏其中,强权横行在大街之上,和平和正义被置于死地。要想使和平和正义得以恢复,就得有皇帝来保护,因为只有皇帝能保护尊严、财富和上帝的恩泽。
这首诗写的是12世纪德国的社会现实,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政治理想。诗人向往和平与正义,反对不忠不义,强权横行。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一个优秀的诗人,绝不会满足于仅仅是花前月下,流连风月,整日卿卿我我。他们会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他们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我国有李白、杜甫,德国有瓦尔特。瓦尔特的笔如剑一般直指社会之弊,呼吁和平与正义,尽到了一个诗人应尽之责。

(张露华)







为您推荐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清·曹雪芹着。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9月版。2册。《石头记》(又名《红楼梦》)脂砚斋评点80回钞本。原书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四阅评过”,通称“庚辰本”。此钞本比较完整,评语也较为详备,是《..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清·曹雪芹着。文学古籍刊行社1975年6月版。8册。清乾隆时人戚蓼生所藏《石头记》(又称《红楼梦》)并作序的钞本,通称“戚序本”,或称“戚本”。有正书局曾据以石印发行,故又称“有正本”。有正书局..

《石头记》

《石头记》:清·曹雪芹撰。中华书局1986年4月影印版。3505页。6册。据前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所藏清钞本《石头记》影印。钞本上有300多条批语,其底本大概属于脂砚斋评本系统,约抄成于嘉庆年间,1832年由俄国传教使团中..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清·曹雪芹着。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9月版。93万字。6册。是红学界称为“蒙戚系”的清抄本。据版本学家赵万里鉴定,它出自清代某王府,封面装以黄绫,朱丝栏精楷抄写,中缝镌“石头记”3字,因而得名。书..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冯其庸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2月至1989年4月版。500万字。5册。将已发现的12种(靖藏本已佚,不计在内)《红楼梦》(即《石头记》)的早期珍贵抄本进行汇校。包括:戚蓼生序《石头记》(戚序本..

《脂砚斋传本曹雪芹石头记(汇校本)》

《脂砚斋传本曹雪芹石头记(汇校本)》:老葵汇校。文津出版社1988年5月版。65万字。2册。本书是80回《石头记》的汇校本。脂评《石头记》曾有多种抄本流传于世,是研究《红楼》的重要资料。本书依据较早的几种传本,即乾隆甲..